我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是可以让别人对自己读过的书籍提起兴趣,写读后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行,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爱为何伤人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爱为何伤人读后感篇1
寒假在家时读了《为何家会伤人》,起初只是好奇,本以为心理学著作都是非常难懂,但没想越读越投入,本想还有没下一系列,没想学校就又为我们购买了《为何爱会伤人》,自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把现实的生活呈现在我的面前,反复读了很多次,给人的感觉深入骨髓。
本书的关键词在于: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修炼你的心。无论爱还是爱情,其实都和我们的童年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我们的自我都是在童年形成的,我们的潜意识是在童年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的一切最深层次心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童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原生家庭的问题。
当我们遭遇爱情的时候,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当我们陷入爱情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爱情当中其实是在重新寻找童年失落的,童年渴望的,童年珍惜的。当我们的爱情失败以后,当我们的婚姻遇到矛盾的时候,当我们争吵,感觉结婚以后,对方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反思那最深层次的原因。
爱情的正确与否,关键不在于找到“正确”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将自己的内心修炼成“正确”的。其实爱情就是人生的一门功课,无论是失败,还是矛盾,都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童年,当你真正认识到原因的时候,你才真正通过了这门课程,于是无论你选择离婚,选择继续,还是选择改变自己,都是真正适合你的选择。
爱是因为我们是孤独的,都渴望靠近渴望亲密,可是当我们太亲密的时候,又容易被爱所吞没,消失了自我,所以爱是一种平衡,太远了,是一种伤害,太近了也是一种伤害,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分离伤害,而对于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来说,也容易产生吞没伤害,看看,我们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孩子,而且这些伤害往往都是以爱为名义进行的。爱其实很复杂很艰难,想要多年维系下来,的确是人生最大的一门功课。
我们都向往爱,都渴望爱,都追求爱,都寻找啊,可是却很少想到爱其实往往给我们带来很严重的伤害。尤其深爱时,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伟大,但其实是一种很深的自恋,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没有看到对方真实存在,而是自顾自地付出,他(她)的付出是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恋人的需要。这种伤害其实就是爱的阴影。
就拿父母来说吧,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们长达以后却很少有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对于恋人来说也是一样,在恋爱的时候,因为两个人并不在一起生活,看到的往往都是对方美好的一面,而一旦结婚,或者同居,就会发现爱其实是有阴影的,两个人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肯定会有矛盾,想要找一个和自己没有矛盾的人是不存在的,无论在恋爱中多么完美,多么幸福,生活在一起以后肯定会发现那种完美那种幸福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想象。
那么产生矛盾怎么办,这正是人生为我们设计的一项最重要的考试,是逃避吗?那么你永远也通不过,只有去面对,去思考,去反思自己,最后去改变自己,你才能够真正通过这场艰难的考试。
在爱中我们重新回到童年,在爱中我们可以治疗童年的创伤,在爱中我们认清了我们自己的面目,这才是爱真正的力量。
爱为何伤人读后感篇2
写此篇文章的时候正播新闻:一恶父亲怒甩孩子,致头着地,颅脑损伤,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为谁带孩子争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时气愤,拿孩子出气。再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为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愤怒。
家原本是避风港,为何会变成血淋淋的战场?为何家会伤人?!
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诠释了很多心理真相。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导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模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坏处,许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可现在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不听话,抚养者会威胁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时言语威胁通常容易奏效,孩子听话了,满足了大人的希望。这仿佛是最立竿见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这样么?言语威胁是偷懒的教育,家长出于的心理需求是:我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让孩子听话,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赖家长,没有能力反抗,他学到武力能使别人服从,强悍的人有话语权。孩子把用学到的方法来和同龄人相处,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语威胁来表达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天报纸上频繁出现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这样的结果。
在书中,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我评价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适当放手”,给孩子设立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没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爱为何伤人读后感篇3
?为何家会伤人》的作者敢于挑战中国的传统式权威“父母一定是无条件爱你的”,也提出自己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见解,让我感觉读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心灵鸡汤式文章。当我看美剧时,我总会惊叹于他们的直接,敢爱敢恨,忠于内心,他们经常很坦然地说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们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却没有加进去那些多余的道德绑架式暗示“父母是爱我的,我怎么能这么对他们呢,一定是我错了”,这种真实感在书中得到强烈共鸣,其实好多不合理现象我们有目共睹,但我们总善于去伪装,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无法求证的“爱”来代替一切深层次的思考和回答。这也提醒我们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应常怀一份独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强调两个字“感受”,无论在于朋友,家人,恋人的相处中,我们都应记住这一点,“感受”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在这种相处中,我们追求的都是“爱”,而非利益,对爱而言,事实不重要,对错不重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爱才存在。
爱为何伤人读后感篇4
“五一”假期,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当时就产生强烈了疑问,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爱的城堡,是每个人心的依靠,怎么家会伤人呢???我带着好奇与疑惑的心态,开始阅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全书,然后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这是一本有着丰富资源却浅显易懂的关于爱和教育的书籍,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因为一个人可能没有事业,可能没有爱情,但却一定有一个家。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和“家”不可分离。在家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也开始学习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爱。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给予儿女错误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的形式却是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心得。
作为一个教师和家长对书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一个好的前程。但很多时候,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这样的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父母而活。孩子因而会变得精神上非常虚弱,许多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会因此自杀。
多年的教师生涯,和同事们说起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说“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表面上看,这本书与学校教育无关,事实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来自各自迥然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要了解一个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就要走进他们的心,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我们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大得多。
“别老挑孩子的错!”这句适用于家长和教师。平时教学中,可以说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犯错了,就开始挑他们的错,一条条,一筐筐,原意是指望着他能改正,结果反而起了反向打击,抑制了孩子的积极性,潜意识里排斥教师,可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怎么不犯错呢?谁不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呢?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的,比如叛逆、网瘾、恋爱等等,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家和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了解孩子那就要了解他们所生长的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长辈眼中的惟一,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呵护着,包办型的溺爱抑或纵容型的溺爱,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当然这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体制环境不无相关,素质教育面具下却是旧式的应试教育,使家长只会要求孩子的分数;于是,孩子出了问题,怨孩子怨学校怨社会。这也是我们常常感叹与家长的难以沟通。
这本书里的案例大多是不愉快的,而这些案例的形成都可以在家里找到原因,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即使是那些所谓的社会性问题,也可以在家中找到一些成因。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避免这些误区,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理解、宽容,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昧地将责任全推给孩子们,而是多从家长处着手,或许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可能疏远人们之间的距离。关键在于家人之间的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不断学习“如何爱人及被爱”。也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理解。多一些理解,就会少些过于苛刻的要求;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些积极有效的沟通。
爱为何伤人读后感篇5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何老师推荐的,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著。全书共四章,每一章节之下都包含了家庭关系中对这一主题的认知。
单从书名上看就感觉有很大的噱头,“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共体,这就像把不同质量的液体倒在一个容器之中,有的能够相融合,而有的却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书的扉页所写,“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温柔的书、有用的书,让阅读者感受到“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的主体是夫妻关系。武志红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认为从恋爱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关系,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折射。通过举例论证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那样,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全家。一个家庭之中,能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围不会差,孩子在模仿和影响之下也会如对待他日后的伴侣和孩子。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第二章讲的是分离。他说,“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确实如此,孩子从妈妈子宫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分离的痛楚,这是给它上的第一堂课。然后是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随着分离而开始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分离,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长。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某一个妈妈送孩子上学,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个泪人,她哭得比孩子还要凶。她说她从未跟孩子分开过,甚至幼儿园也没有。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成长。
我们惧怕的不是分离,而是过渡分离。
有些家长一直在跟孩子“分离”,他们的“分离”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去远离孩子。他们赚了很多钱,很多名誉,但是却丢失了孩子想与他们靠近的心,想获得爱的一颗童心。
分离在夫妻关系中也是适用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小别胜新婚”这样一说了,很多夫妻之间的问题的产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离,要不就是不懂得亲密。如何把握好尺度,还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讲述的是亲子关系。与其说是亲子关系,倒不如说是夫妻对孩子的期望,其中讲述了网络问题、考试问题、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我总是记得一本爱情小说中女主人翁说的那句话“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是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减负,但是面对着“别人的孩子”,我们还能本着初心吗?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吗?“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但是谁又说结果不重要呢?看!我们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讲述的是中国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书,武志红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让每个人学会“分离”,注重孩子的感受,这些我非常的赞同,每一个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武志红在本书后面特别强调了母亲对育儿的作用,这点我不否认,但是缺少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他说,“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他说“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真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他还说,“如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星期以上的分离,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创伤”。作者似乎放大了母亲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亲对孩子的作用,难道孩子不需要父亲的关注和爱?不需要父亲带到九个月?不需要关注分离?这点我非常质疑!
一个不在乎父亲这个角色,将责任全归结于母亲的心理学作者。他要不就是关注市场的价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帮助的!
正如知乎网友的评论:“对于从来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了武志红的书,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了一些自己问题的原因,觉得就挺好,已经可以了,那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靠谱。毕竟武志红给他们启蒙了。对于心理学界来说,武志红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了,因为他红,影响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学的路子研究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都是基于个人经验,没有实证,他也不想实证,属于弗洛伊德看了会流泪,温尼科特看了会沉默的那种。这就很麻烦了,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学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时随心所欲,等于心理学的名誉就在他的笔头上,没有任何同行可以审查他,因为人家不跟科学界玩。他写得没问题也就算了,哪天胡写一通,数以百万计的人要被带沟里!从这点来说,不靠谱!”
爱为何伤人读后感篇6
看完《为何家会伤人》,对此书中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有一些感触。
我也会常想这件事,自己到底有没有品质成为一个好妈妈,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一个孩子,怎么带好孩子,只是觉得年龄到了,世俗观念里也觉得应该要个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有我是父母,所以孩子的所有都属于我这样的想法,有一种想法是,我爱你,所以我养育你,于是甘心接受孩子的缺点,调皮,失败。另一种想法是,是我养育了孩子,孩子就得听我的,甚至把自己的没有实现的梦想重新寄托锁定在孩子身上,心里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种持续的自我感动让人遁入一个循环,不管孩子是不是愿意和喜好,再加上失败的人生经验,化学反应出一个控制欲超强的怨念,变成孩子挣不脱的束缚。
很多时候,孩子要从我们这里学习的是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与自己和周围人打交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平凡和执拗,如何与自己和解,而不是控制一条自认为是绝对正确的道路,保证孩子能一直平稳走下去,可是,人生哪来绝对的安全平稳,孩子有权利学着掌控和开启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给孩子的每一步予以搀扶和摆正。
假如是作为小孩,也应该意识到,如果能认识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就不能简单的说“我的事不用你们管,我的事与你们无关”,因为这不是事实,走过一些路有了一些人生经验之后,才会懂得,听父母的话也是对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巷伯读后感6篇
★ 青磨读后感6篇
★ 蛙读后感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