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工作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工作计划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工作计划篇1
一、班级基本情况: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和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学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本册各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要求
内容单元教学结束期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数学概念25%以内—20%以内—
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5%以内85% 达到每分4题
四则混合运算20%以内—5% 以内—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30% 以内—25%以内—
三、教学措施
1、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①把比例尺移到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②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比。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更好的判断实际问题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即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或积一定来定义。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③在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不同知识解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个形体时,都引导学生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使学生看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形体特征加深了认识,对周围一些表面具有各种曲面的形体也提高了认识,此外,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应适当加强实际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3、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每个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和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少安排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表要求太高。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得数学知识系统化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了切实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六个部分,依次分别复习。(2)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数的意义时先复习自然数,而后复习整数,在复习分数,最后复习小数。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3)给出个部分知识的要点,以保证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而且没有遗漏,由于是复习整理,而不是新授,根据不同的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特别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再现,整理和区分,这样既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性和综合地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教学圆柱、圆锥等形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实物摸型,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形体的特点。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的关系。(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时通过几个不同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指出展开的面是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的规律,再加以归纳总结。(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计算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方法。(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具体做法
1、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准备根据教材中的所需的教具与学具,为了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这样极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利于教学。想方设法制作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多制一些口算卡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可以反复的使用。
3、狠抓“差生”的转化,对于差生的学习不能放松,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也可以让好带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及判断。
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2、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对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的引导,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3、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图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难点:绘制复式统计图。
4、重点: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混合运算。
②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形体的知识。
③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②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应用题分析,寻求灵活解答应用题的途径。
③发挥教材的内在智能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5、关键:
掌握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以及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六、教学进度
单元课目起讫日期周次课时节次备注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月1日—4日2414①三月八日放假半天
②五一黄金周放假七天
③六月一日开展活动一天
④ 第十周期中考试⑤六月三日至十七日期末复习考试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月 7—2月11日34
比例的应用3月14日—15日42
整理和复习3月16日—17日42
机动3月18日—3月21日52
二圆柱3月 22日—25日5413
圆锥3月28日—4月1日63
整理和复习4月4日—8日74
机动4月11日—12日82
三统计表4月 13—14日8210
统计图4月15日—22日8 — 96
机动4月 25—4月26日102
四数和数的运算4 月27日—5月10日10~11623
代数初步知识5月 11日—13日123
应用题5月16日—5月20日135
量的计量5月23日—24日142
几何的初步知识5月25日—5月31日14~155
简单的统计6月2日—3日152
五总复习6月3日—6月17日15~ 171111
数学工作计划篇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5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比较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做到有的放失,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题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内容。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a、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b、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c、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d、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e、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f、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八、教学进度
(一)、观察物体(三)(6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16课时)
1、因数和倍数6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6课时
3、质数和合数4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20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6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6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6课时)
1、分数的意义6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4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1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总复习10课时
机动10课时
共计:101课时
数学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本人准备在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以本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执行标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参与到数学教学科研工作中去。现依据本教研组教研工作重点,就本学期本人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配合教研组工作,完成常规教学
1、经常参与学习教研组的各项常规制度,坚决上课不迟到,不私自调课、挪课、占课等行为,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学公正公平。
2、课前一定做到有计划、有备课、课后有反思、作业布置合理、批改及时、更正到位、认真细致完成好各项常规工作。经常与本学科老教师交流取经。
3、做好课堂知识提升工作,要不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提高优秀率。同时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差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动参与有学科特色的工作
本学期的本人教学工作将在认真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维训练”
作为我的一个重点及特色工作来开展,利用思维训练课给学生进行知识提升学习的机会,同时,计划在任教班级都组织一个小型“智囊团”,由智囊团成员负责每日一题的收集工作,同时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做题和思考,及时反馈总结学生的做题情况,并定时对一周习题进行讲解。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同时结合各类型的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
四、有效参与开展各项工作,力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及时反馈总结各种情况并正确做出改进,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2、从作业、练习的合理安排和批改反馈等各方面着手,认真落实班级补差情况。
3、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讨活动,讲究活动实效性,提升“质量”服务。
4、进行有效的单元检测并及时帮助学生巩固各项知识内容,以求每单元都有小结。
5、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五、主要工作及安排
本学期所有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来开展,各项常规及教研工作大致安排如下,如遇特殊原因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九月份: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级教学计划,并有序开展教学工作。
2、根据学校教导处及本组的工作计划布置本学期各项工作。
3、参加各年级教材分析。
十月份:
参与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分析本期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十一月份:
1、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序进行期中测试及反馈。
2、分析试卷情况并修改后段的教学方案。
十二月份:
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元月份:
1、调整教学进度,准备复习工作。
2、总结本期各项活动及特色工作。
3、做好期末各项收尾工作,认真组织复习,正确面对调研工作。
数学工作计划篇4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本学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组织新课程的实施,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和课题研究,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1)各镇(小学)应继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各镇(小学)还应组织相关年级的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数学修订大纲的精神,按照修订大纲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努力抓好数学课程改革工作。
1、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培训工作。
(1)期初对全区二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二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及其编排特点,理解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想、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各镇(小学)要以镇(学校)为单位,由分管数学教学的教导主任和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负责,结合学校实际采用恰当形式,对数学教师进行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工作。
2、切实开展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施上。区拟在3月份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当前如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通过观摩现场教学,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质量。各镇(小学)要组织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适时开展相应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3、开展课改小组研究活动,重视学科基地、课改基地学校和教材实验样本班的教学工作。
(1)课改小组成员要加强对数学课程改革信息和数学新教材教学的了解与指导,计划本学期开展2~3次交流和研究活动。
(2)区确定牛塘中心小学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学校,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
积累资料和经验,逐步发挥示范作用。
(3)课改基地学校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讨论与交流,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经验。
(4)教材实验样本班所在各校要继续做好教材实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开展所定教学专题的.研究工作,重视对教材和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三、开展现行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现行数学教材的教学,要以《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各镇(小学)要继续重视抓好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实验小学要力求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形成本校数学教学特色。本学期教研室主要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做好学校数学教学情况的调研和了解工作,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使教学研究有基础、有针对性。
2、2月份举行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交流上学期教学情况和本学期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促进实验小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4月份举行全区现行教材教学研究活动,观摩和讨论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我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4、5月份召开毕业班复习工作会议,研究毕业班复习工作。
四、认真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水平,发展教师探索教学规律的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1、各校努力抓好现有课题的研究。现有课题应按照教科室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便探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取得预期成果。
2、抓好《改善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的课题活动。本学期继续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相关问题。各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和教师要按照选定的重点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分别开展研究活动,并积累研究资料和总结研究成果。
五、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各校要继续重视引导青年教师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展示机会,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区在上学期各片选出一名青年教师代表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数学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方针,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校计划为主线,为全面 有 效的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转变传统观念,探索一条高效,符合学情的教学之路。
二.工作设想
基于学生基础较差,不学。厌学思想,结合现实情况,做出如下设想: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
2.多与学生谈心,给学生鼓劲
3.培养学习方法,制订学习目标
4. 精备精讲,勤批作业
5.善于管理,讲究实效
三.采取措施
1.认真分析学生特点,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新路子,找到适合学情的方法,恰当的教学模式。
2.结合学生作业,上课提问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辅导,让学生真正学活学会
3.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导演,作解说,作观众,能让学生说的自己坚决不说
4.作好周测 月测 ,及时总结
四.预计效果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争取在期末联考中取得好成绩,达到预期目标。
数学工作计划篇6
一、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2、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学习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题
1、鼓励幼儿尝试按图中的动物不同特征,找出三个相关联的数,并列出算式计算。
2、帮助
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中三数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教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分成几小杯
1.感觉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乐。
2.观察生活中水在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教
幼儿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列算式。
2、教幼儿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1、学习看两张点子图,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二、按差异个数摆放图形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用短波浪线作标记表差异个数。
2、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1、学习看分合式列算式,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9的加减。
第八周
一、改错题(一)
1、学习改错题中的得数,使得算式运算结算正确。
2、复习9的组成、加减。能熟练准确得进行运算。
二、改错题(二)
1、学习改错题的三种方法,使幼儿知道三个数的任一个数均可以改动。
第九周
一、两个特征分类
1、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的数目将算式归类。进行9以内的加减。
二、分类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第十周
一、认识时钟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特征。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辨认整、半点。
二、记录时间
1、让幼儿知道整点半点的记录方法,理解钟点和指针关系。
2、进一步使幼儿感知时钟和生活的关系,初步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第十一周
一、学习10的组成
1、要求幼儿有序的进行10的分解。
2、引导幼儿从9的分合推导10的分合。
二、学习10的加减
1、引导幼儿看实物图列算式,学习10的加减。
2、教幼儿讲述应用题。
第十二周
一、学习“0”的算式
1、学习有关“0”的算式。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一)
1、会两个、三个加减符号的连续加减。
第十二周
一、复习10以内加减(二)
1、会把算式题目填写完整,如1+()=3
二、快速口算
1、练习口算的能力,能相互之间玩出题游戏。
第十三周
一、认识人民币
1、认识十元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钱币兑换,复习10以内加减。
二、超市
1、复习10的加法,并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四周
一、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幼儿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让幼儿感受到客体和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向不同。
二、依样接画
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排队规律的能力。
2、教幼儿发现规律并依着接画。
第十五周
一、学习四等分物体
1、帮助幼儿学习将物体四等分的方法。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补漏洞
1、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物体缺口而选择形状相同的填。
2、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数学游戏
第十六周
一、10的加减试题
1、会运算各类形式的加减题目。
2、提高幼儿的运算正确度。
二、复习和考核
数学工作计划篇7
由于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本期教学内容:数学必修3、必修4。
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具体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活动、小故事等,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工作计划篇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卧。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