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很多人对于读后感的写作觉得不是很难,及时写好读后感,能够加深同学们对名著剧情的分析,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班主任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班主任读后感篇1
魏书生,一个熟悉的名字。他不是专职演讲家,但是他游学海内外,所到之处,处处轰动;他不是专职作家,但是却出版了几十部专着,本本畅销;他从未上过大学,却做过大学校长,且被几所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怀着对魏书生的敬仰,我翻开了他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读来豁然开朗,感受良多。
第一点体会是,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在魏书生的《多改变自己》一文中这样写到:“人人从改变自己做起,外界就一定发生变化。埋怨外界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没能力,主观努力不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农村中学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省级重点中学,他自己也发奋图强,从农村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这对我来说有不小的启发。我曾经中途接任过两个班的数学课,其中有一个班一直以来基础较差,每次成绩很不理想。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一看到两个班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的时候,总是爱发火,爱发牢骚:“怎么这么倒霉,碰上这么一个烂摊子?”牢骚满腹但无济于事。后来想想,我为什么不向人家魏书生先生学习呢?既然这个班的学生基础差,既然已经成为现实了,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找到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让这个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正如魏老师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第二点体会是,与人相处方面的几点感悟
(1)不与人争,节省时间不断进步。我们在和别人的争斗中,消耗了我们的精力,浪费了我们的时间,不如埋头干自己的事,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发展。
(2)不找别人的缺点,节省时间学习别人的长处。魏书生说:“看不到别人的短处,自己并不失去什么;但是,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自己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3)做一个乐观的人。
第三点体会是魏书生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称之为科学管理班集体。魏书生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又有一半多的时间外出讲学、参加会议,而他的班级却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出色。魏书生不仅以“德”治班,更是以“法”治班。在他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备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出他管理方法的与众不同。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工作如此细致,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让我想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实,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班主任读后感篇2
今天我写这篇读后感,并不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作业,我想通过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我从《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里看到的,学到的很多重要且有趣的教学方法。
大家对于班主任这个岗位非常熟悉,可是要做好一个班主任,或者说要做一个新班主任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一直在深思的地方。
其实在我们还未踏入班级的前一刻,我们就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一群人。没错,是孩子,是懵懂期的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我是班主任,是孩子们的榜样,是孩子们在学校的保护伞,我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其中会遇到诸多的困扰,但是我必须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我仔细度量了自己的能力,我认为我还需更加自信,这样我每一次踏进教室的时候我会让整个班级的气场被我包围。
书中还教会了我如何和学生们打交道,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点。第一点:我和孩子们虽然是师生,但是我们不存在级别上的差异,学生犯错,我会用温柔的方式指出并引导他们去改正,我犯错我也会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也鼓励孩子去指出我的错误。第二点: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孩子不会害怕来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并不是所有的错都该在全班面前点名批评。第三点:走进后进生的世界,不要孤立那些孩子,要跟他们成为朋友,找到他们成绩上不去的根结所在。
让家长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首先不要让家长会变成孩子的压力,让家长在会上不要有太多的攀比,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问题,不单独在家长会揪出某个学生的错误,可以单独和家长交流,并让家长与老师配合改成学生的问题。还有,家访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生活的习惯,不是去告状的,给学生留下轻松的家访印象。
最后一点,是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引导孩子提早规划好未来的职业,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三观,发掘孩子潜在的优点,让孩子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肩负着的责任很重,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压力会逐渐增大,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初中学习环境,让他们有一片健康成长的乐土。这是我,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一直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读后感篇3
在读了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之后,我感触良多。看完这本书,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而这几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也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从我的经验看,想做一名好的班主任,就要首先认识什么才是教师。从古至今,在人们的眼里,教师拥有着很高的权利。在学校里,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讲,孩子在家里不听他们的话,却把教师的话当做圣旨。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成功还是失败,赋予学生权利还是剥夺学生权益,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像其他权利一样,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权力就很危险,极易产生负面效应。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想想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有时错误的批评了一个学生,他可能会终身铭记。
要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做一个好教师呢?我认为好的.教师必须达到以下的条件。说到做到,从不失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尊重学生,一视同仁;讲求效率,仔细认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精读细讲,教学相长。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道理,要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这需要耐心和毅力。
其次,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还要认识到什么才是学生。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而且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讲,更加需要关心,更加需要被尊重。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有很严重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突出表现为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而所有的教师在处理这类学生的时候几乎都不会有好脸色给他们。却很少有老师去过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压得他们不过气来。对于这个时常在我们学校出现的问题,我认为除了必要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艺术水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包括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我想,只有真心地去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好点子。相较自己,有时为了一篇作业,为了课堂上的一句话对学生大发雷霆,也不去想了学生们的感受,实在相形见绌。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学生与你当面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徐徐图之”。这段话,看似调侃,实为至理名言啊!回想起自己第一年的工作中,自己所执教英语的班级中,有个学生当面顶撞我,我叫他出去,他偏不走,又长得牛高马大的,班里的同学也不敢和他对抗,他不出去还好,还用笔在桌子上敲,弄的场面很尴尬。我见情况不妙,马上叫全班同学大声读书,不理他,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转移了,大约10分钟后,终于安全下课了。仔细回想一下,其这个男生确实比较偏执,但我这个老师也不无责任。凭心而论,我也属于那种胆汁质型的性格,而且第一年教书也没什么经验,倔强地认为我是老师我怕你么,你对我凶,我要比你还凶,否则我会颜面全无。其实,这样任性的想法是错的,在读了《班主任兵法》后,我更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和幼稚!与学生起冲突时,尤其是面对一个激动的学生,他在气头上怎么能听得进去你的批评呢?而此时的责骂只会激化茅盾,弄得两败俱伤。而且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冲撞实在是下下策。“遇到这种情况,就该像书中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其实我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先冷处理之,课后再找机会与他谈一谈或是创造条件为他辅导一下功课,用真心去感化他,相信、效果会比直接对着干要好得多。
其中《一立千钧》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面对自修课上违反纪律的学生,“我心潮澎湃,想大发雷霆,但是另一股力量却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强压怒火,竭力控制住自己。”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我的“自得”学生——蔡永栩,应该说他是一名聪明的学生,伶牙俐齿。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他犯错误,我进行教育时,他总是狡辩,我们免不了就要动口角。现在想起,这些口角,固然他犯错在前,但也与我的不冷静有关,让他过于激动,说出许多不讲道理的胡话,最终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而万玮老师自有一招,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心。他总会尽量克制自己,冷静之余,说:“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段时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最后采用了“自罚”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万玮老师这样说:“那个晚上的一个小时的站立,给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虽然如此但是他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时有分寸的,我们都知道心罚是比体罚更厉害的一种惩罚,学生心灵一旦留下伤疤是永远愈合不了的,《点石成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万玮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看到了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变通,对于班级里那些畏惧行为习惯较差的外地学生,就要给他们这种机会,让他们也能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我希望与所有的教师一起铭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班主任读后感篇4
教师一定要善于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不要只是播种,还要培植种子萌发的幼芽,一点点浇水,施肥,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魏书生
读完《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感受到了班主任这三个字背后的本领之高、心思之细、责任之重!
全书一共分为八章,分别从班主任自身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科学管理班级、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几个方面进阐述。前面两章,一章主要讲述的是身为一名班主任,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提升,另一章主要是阐述身为班主任到底要培养学生具备什么能力。
身为班主任,最为头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管理好一个班级,毕竟一个班集体有好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真的管教起来,哪里那么容易呢?魏书生先生就给新手班主任提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突破“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想法。何解?管理班级、任命班干部这些事情,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做法,这种方法没有成效,没关系,换一种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就好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有着双重身份,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而班主任只需要做一个统筹、服务的位置上即可,这样的管理方式还能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就像一个班会,既可以由班主任主持,也可以由班长主持,普通同学主持亦可,甚至是大家轮流主持可以。无论由谁主持,只要能达到好效果,就用哪一种。作为新手班主任,是要向前辈学习,但也很容易墨守成规,所以一定要跳出条条框框,从单一模式中解放出来,你就会发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天地十分广阔,方法非常多。
魏书生先生说:“人和人之间的组合,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利于学习;第二,要“四厢情愿”。注意,是四厢情愿,是哪“四”呢?说通俗些就是,你打算去坐的位置,必须是你的前后左右四方的“邻居”都愿意你搬过去,只要有一方不情愿就不行。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引导学生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人的组合,研究坐的位置,有利于使学生变得更理智,更开阔。此外,在学生都接纳的情况下,班主任可以提倡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做邻居,既提高了后进同学的成绩,也提高了先进同学帮助人、改变人的能力,大家共同进步。这样,整个班级的氛围就会得到很好的调整,不会再是后进生都扎堆,坐在最后排,父母也不会因此忧心忡忡。
班主任就是要在平凡中、小事中关心学生的一切,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要像呵护小苗一样,一点点浇水,施肥,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许多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解释,也解释不清,师生之间亦是如此。但不变的是感情是相互的,当你向对方表示关心之情时,必然也得到对方的关心。学生能感受老师对他的关心,他也会关心老师,这种感情的萌芽很脆弱,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好好抚育它。
班级不再是几十个人的组合而已,而是变成了一个家,一个学习之家。班主任常强调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不再是说说而已了,同学们都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一下子拥有了好多个兄弟姐妹,一起为着一个目标共同进发,互帮互助,这是一种上进的力量啊!
班主任读后感篇5
这个假期,我读了魏老师的《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感觉受益良多,现在简单谈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开始时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科学的管理班级,我也不知道最应该建设班级的什么事项,只是跟随学校的指示,看自习,看班级,和学生谈话,做流水帐一样的工作,没有一个主干,干起工作来比较盲目,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熟悉,我渐渐习惯了班主任的工作,但是我不能总这样被动,我要进步,我要知道我怎样才能抓住一个班级的灵魂,所以我阅读了这本被广大教师所推荐的书。读完书后我学到了一些实战经验,我觉得对我的帮助很大。
首先是我知道应该主抓什么,我知道了班风建设是“中心”,以前,我认为只要抓班级学习就可以了,但是我现在知道班级建设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抓好班容班貌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班荣班貌,学生的心也会散,也没有心情学下去。而班干队伍的建设是核心内容,如果只靠老师管,老师既累,还不能面面俱到,同时学生的能力也没有锻炼出来,我们培养学生,不单单是让他们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以前的自习课还有午间休息我都是自己看,但是从这学期以来,我决定锻炼我们班的班干部,所以自习课和午间休息的时候我在门外站着,不进屋,虽然开始的时候教室比较乱,但是班长可以逐渐控制,由于刚分完班,班长是新选出来的,所以第一天,他用了7分钟时间,第二天用了5分钟时间,第三天用了3分钟时间,这样逐渐的班长的威信建立起来,同学也规律起来
第二,我学到了耐心,可能是由于年轻,我对学生的要求太急太高,不允许他们犯错,例如我们班第一次上机课,课代表领着去,其实课代表早就知道应该怎么走,他也去过很多次,可是可能由于第一次带同学去,所以比较紧张,他还是出错了,绕了一大圈才把同学带到机房,我当时就想批评他,后来想到了魏老师的经验,他对待出错的学生是一遍遍教导,而我的学生只是犯了一次错,还是不小心,如果我严厉批评他,可能他就会起逆反心理,不愿意做这个工作了,所以我跟他谈了一些,让他以后细心些,我想他以后能更认真的对待课代表这个工作。
从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和学生沟通的方法、学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也学会了要调节自己的心态,我想这本书不是一次就能读透的,以后有时间,我会多读几遍,我想一定会收获更多。
班主任读后感篇6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个新班的学生时,李老师总会设计很多“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建设中。在一开始与学生见面时,李老师让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短信,内容包括: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学习什么;你希望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影响学生家长?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班主任读后感篇7
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谈到他的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仅仅八个字,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收益匪浅。
班主任的新形象:不是“官”,而是学有专长的职业教师,魏书生老师当班主任时,就是采用“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科学”管理的方法来管理班级。他把自己定位是学生的助手:“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是他当班主任、教书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因而他制定的每一项班级管理制度都是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且都是与学生反复讨论、商量形成的。“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是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真善美的角度,提出:我们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因此才会出现:他的班级没有老师在,学生都很自觉学习,遵守纪律,且各方面工作都 做得很好。
回想自己当班主任时,把班主任工作当成“官”来做,习惯于用一般行政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来“管”学生,甚至“卡”、“压”学生,而不注意学习、研究如何运用科学民主的做法来管理班级,营造“班级文化”。通过拜读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后,我们知道班级管理工作应该强调教师的爱心、学问、人格魅力和职业修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和亲切融洽的关系。班主任只有首先把自己当作是一位真正的教师,才能充满教育的爱心,才能热情洋溢,全心全意地爱每个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爱戴你、敬重你。这是教育的真谛。
班主任与学生的新关系:不是“管”而是“疏通化瘀”的良师益友。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不能只“管”不“理”。“管”是静态的、被动的、表层的,只是一种约束,制约手段而已,而“理”是动态的、主动的、具体的,是管理的宗旨所在。中医强调“不通则痛”、“疏通化瘀”,这点魏书生老师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他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老师说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中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的,给人们更多的心灵净化和启迪。爱一名优秀生不难,爱一名差生却不易;把成绩好的学生教好不难,能把成绩差的学生教好却不易。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那就让我们多替那些所谓的“差生”想一想,想一想他们的优点,他们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去欣赏他们,渐渐地,他们或许在你的眼里并不是那么差,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们已经走出了“差生”的阴影,这一切将会是你当教师最好的回报。
想想我们平常对“差生”的态度,缺少的就是这种真诚地爱心,持久地耐心、不变地信心。班主任应该走进学生心灵,以爱自己孩子之心去爱学生。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实现民主化管理。这个前提就是要真正的去爱学生。爱学生,就是要爱他们的一切:爱他(她)的优点和缺点,爱他(她)的进步和淘气,爱他(她)的成熟和幼稚。只有这样,你才会想办法把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让他(她)从淘气中不断进步,使他(她)从幼稚走向成熟。
班主任的工作新方式:不是“灌”,而是使人理和情和谐发展的人生导师。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是新世纪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标,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这种人格的培养是民主的土壤、湿润的雨露、宽厚的阳光、自由的空气和耕耘者的辛勤劳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充满柔性的、富有周期的仔细呵护的过程。
在魏老师的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对学生说:“凡是普通学生 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要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他在班里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的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对班级一些具体的用品及各项专门事务,魏老师总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发动每一个学生去“承包”,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他这种让学生自觉参与、自我约束,最后变为自我行动的自我管理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即使他不在学校,班里也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他才有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做更需要他做的事。这就是他当班主任轻松的所在,这就是他的班级管理艺术。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和研究。
班主任读后感篇8
这个假期,我利用空暇读了李镇西的《做个最好的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被李老师那种对教育的满腔热诚,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以及对学生深深的爱,尤其是他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的精神,所感动。
在文中,李老师提到解放班主任,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的作为一个老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去学习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不断汲取新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随手拈来。而这两位教育家对李老师的教育影响非常大,这正是李老师不断学习,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如此有名的教学大师,正是学习造就了他!
在《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中,李老师提到作为老师要成为一个专家:第一,课要上得很棒;第二,还要有某些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或一技之长。”的确是,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特别快过,然后在下课时,跑上讲台滔滔不绝地与你分享、或交流他还未说完的或者他提出他们的问题时,或者对你说:“我很想在下一节继续上你的课时,那种喜悦之感不言而喻,这样的一节课是吸引学生的,此时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拉近,当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时,他们会从内心信服老师,自然他们便会听你的指挥,就会爱戴你!学生对你的爱,这就是教育的幸福!
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不断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课堂师生间的关系更和谐,当师生间形成朋友的关系时,当学生内心深处信服自己时,学生就不会故意惹事让你去处理,这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会因为学生惹麻烦常要自己去处理而头疼烦心,幸福感就是这样来的!
在安排座位上,经常把我难倒,而李老师一套成熟的做法,和安排座位的原则“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给了自己一些参考。其中“小组固定”就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部可以互相调整,给了我不少的启迪,我们的生本小组也可以采用这种调位方法,这样不大的调动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烦,有利于小组的交流与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其次“每周轮换”的方法,让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每星期全班都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几乎把教室的每个方位坐遍。他的“每周轮换”对于老是做坐后面的学生家长来说,他们一定很赞成!而且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坐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对每个学生来都显公平,而这样常调位,让一些熟络了的学生少了说闲话的机会。
?走进心灵的艺术》,使我深受启发,文中讲到一个女孩第一次远离父母,很不适应,心中的苦闷不能排解,她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可是老师的一番不解人意的话:你是不是太娇气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却让这个女孩很失望,从那以后再也不找老师谈心了!”李老师同样遇上这样的一个女孩,他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效果截然不同。李老师的做法让我知道了,跟学生谈心,我们要以真诚的眼光给孩子心灵的安全感,才能敞开大家的心扉,朋友式一样跟学生谈话非常重要,在谈话中多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避免训斥。对学生要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在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李老师的这本书,还让我学到了如何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如何去转化后进生,如何形成和谐的团队教育,读了这本书收获真不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冰兔子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