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篇范文网 >读后感

管理10戒读后感通用7篇

读后感的写作对于大家而言应该也非常熟练了,只要我们认真推敲作品的内容,撰写一篇读后感帮助强化同学们对书上片段的领悟,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管理10戒读后感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管理10戒读后感通用7篇

管理10戒读后感篇1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拜读了管理学科开创者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大师级的管理学著作,确实非同凡响。作为一个企业中负责宣传推广的人员,这本书给予我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不同的理念,犹如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更多的可能。

德鲁克把那些“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视同为“管理者”。

刚拿到这本书时,光看书名,给我一种“这本书好像跟我的工作无关”的感觉,他讲的是管理者,在我或者大多数人的理解里,带领团队的部门经理或者企业经营者才是管理者,而我只能算企业里一颗螺丝钉,大不了也就是负责公司推广的螺丝钉。

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配合销售部门业务员的销售工作,对于工作细节,我需要按照自己的专业和同行业的对比来评判产品图册要做成什么样、企业产品宣传视频如何改进优化、针对海外进行海外全网营销推广平台。

但本书中讲到: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都是管理者,这里的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而我,属于知识工作者,也属于专业人员,如果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那对企业的最终成果,必然能产生正向的关联。

对于知识工作者,尤其应该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他的工作真正的有价值。

带着管理者的角度,我把自己代入角色。卓有成效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学习的,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运用。很多人在工作中看起来非常的认真、努力,每一天都感觉干了很多活,让人非常有成就感。这种状态我有时也会有,忙了一天,带着疲惫回家,睡前回想一下自己今天的工作,才发现这一天我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后来经过反思,我逐渐意识到,忙不能代表成果,有目标、有效率的忙,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忙才是这件工作真正的价值。

后来我又陆续看了《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用户体验的要素》等一些专业书籍,零散地了解了一些对时间的把控、对沟通的把控。通过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能系统地把之前学到的一些零散的内容整合起来,初步在工作中进行系统性地应用。

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管理10戒读后感篇2

我们都在探讨战略,那么战略究竟是什么?怎么样的经营活动可以称为战略?战略又如何让企业可以持续保证竞争的优越性?下面基于材料的理解,试着做了如下的一些总结。

第一、战略不是运营效益。

提高运营效益环节各个企业是可以相似和通用的,运营效益高意味着相似的运营活动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运营效益所包括的运营活动包括了任何一种可以使公司更好利用其投入的实践,例如降低次品率或者更快的开发新产品。在企业在达到生产率边界之前,通用运营优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旦企业达到生产率边界,改进企业运营并不能寻找到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定位。因为运营效益的最佳实践传播是非常迅速的,所有适用运营效益的运营活动,都可以被竞争间引用和复制,所以运营效益的管理不能替代战略。

第二、战略是建立在独特的运营活动之上

所谓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西南航空的战略非常具有代表性,它独特的运营活动包括:

-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机场之间开设短程、低成本和点对点的飞行服务。

-避开大机场、也不设远程航班

-聚焦价格敏感客户

-提供高密度、低价格的机票

要提供这样的服务,它所采用的运营活动包括

-停靠航站楼周转时间只有15分钟,所以飞行小时数就会比竞争对手更多,可以使用更少的飞机提供更多的航班。

-不提供餐饮、指定座位、联运行李和高级仓位服务

--设置自动售票处,

--顾虑客户直接购买,跳过旅行社

--购买统一机型,减低维护成本。

这些运营活动都是区别于其他航空公司的,西南航空公司的实践战略的实质,是将战略定位存在于运营活动中,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定位,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第三、战略是需要做取舍

企业竞争中,对手抄袭方式包括,第一种方式是仿效业绩卓越者进行重新定位,第二种方式是采用骑墙派的作法,即受益于成功的新定位,同时又能保持其现有的定位。这种没有取舍一定会带来运营活动的冲突。骑墙派典型的失败的例子是大陆航空。在模仿西南航空的过程中又不原因放弃自己原先的运营模式,最终导致经验善,失败告终。

取舍的定位是针对企业自身特征的,不同的取舍,会有不同的运营活动,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所以取舍能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和骑墙设置障碍。从这个角度再定义下战略: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第四、战略是配称

战略意味着经营活动是一个整体,以战略为中心。建立环环相扣、紧密链接的链条,将模仿者拒之门外。还是以西南航空为例,它提供高便捷、低成本的的航班服务,其最重要的是提供与之配称的运营活动,由于不提供餐饮、指定座位、及行李联程服务,它就省却了一些可能耽搁其他航班的活动。同时西南航空公司还对机场和航班进行了精心的精心挑选,目的是为了避免航班密集而造成航班延误,此外还对航班距离和类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样它就可以适用统一的737机型。

这些配称,让西南航空公司的各运营活动相互补充,创造了真正的经济价值,创造了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方式。所谓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

最后归纳下,什么是战略,即:战略不是运营效益、战略是建立在独特的运营活动之上、战略是需要做取舍、战略是配称。

管理10戒读后感篇3

开始拜读《管理的实践》是源于王老师的推荐和完成读书报告的目的,但读着读着,我越来越惊讶这本介绍管理学的书竟然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里面提到的好多管理的方式方法好像就在我们身边。

首先,本书是系统的介绍管理的书,不同于我们开得其他更加专攻某一项管理领域的课程,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书中的内容无所不包,同时又写得浅显易懂(翻译的也很好,不像《管理大未来》好多地方的翻译值得推敲),这也是我们读书是常常会产生思想共鸣的原因之一。正如译者在扉页上写的该书是“最棒的一本讲述’管理如何能够复制’的著作”。

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管理企业,德鲁克以西尔斯企业发展为例,介绍怎样去管理发展一个企业。使我们知道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而且我们不能单单从利润的角度来定义或解释企业;管理管理者,以福特的衰败为例来说明企业缺乏管理者将是一灾难。因为管理者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源,也是企业最稀有、最昂贵、最脆弱的资源。

而管理管理者的要求是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要为管理者的职务建立适当的结构;管理员工和工作,分析ibm管理员工和工作的模式,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并。人力资源是在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也是最有希望提高经济效益的资源。

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确认顾客要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是企业高管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高管必须要尽一切努力从顾客那里获得答案,而不是试图猜测顾客的想法。

管理必须同时需要考虑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成果和绩效,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

二是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

三是外在社会,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次,如果想提高对管理的认识或提高管理水平,《管理的实践》现在仍然能很好的适用。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最后,

1、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

2、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3、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4、如果没有适当的组织原则,管理层级只会不断增加。西方社会最古老、最庞大、也最成功的组织—天主教会,已经充分证明组织真正需要的层级可以减少到什么程度。在教皇和最底层的教区神父之间,其实只有一个层级—主教;

5、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

6。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

7、最徒劳无功的做法是为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

8、决策的先决条件是先剔除根本无法接受的行动方案。

时间关系,本次读书没能深入研读,但深感《管理的实践》是本好书,值得再读,三遍四遍亦不为多。当今管理成功的企业中到处可以看到书中提到的管理理念的影子,而书中提到的管理中的缺陷在当今企业中也不乏存在。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绝不可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的确,管理不是数学公式、物理原理,它没有标准答案,但如何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对管理的准确拿捏的的确确是一门艺术。

管理10戒读后感篇4

实事求是的说,在接到院办要求写读后感时,我多少有些懈怠情绪,这源于对标题狭隘的理解。但当我打开文档章节,读到推荐序时就深深地被其吸引,原因来源3个方面:

1、不是纯粹的心灵鸡汤类;

2、不是强行教导灌输式;

3、语言平实,话语逻辑性强,实际案例影射出日常工作的操作流程。

进入正式章节,我的思维完全处于一种共鸣且汗颜的状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给我带来的冲击犹如醍醐灌顶,从而产生如下三个方面的感悟:

1、理性人际关系的思考: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利他性,相互成就。常怀之心,彼此忠诚有效的人际关系,着眼于奉献。认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的理念。

2、管理者自身的思考:管理者,首当其冲就是对自己的有效管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实践行为垂范以正视听,从而有效帮助下属,协作同行,协助上司,形成团队合力,使工作卓有成效。

3、如何卓有成效的思考:时间管理如何做到有效性,不被次要事情所束缚,要事优先如何做到条理清晰,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给团队作出怎样的贡献。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善于冷静思考,不能为适应工作而不知思考,也不能单凭感觉而失去理智分析,不然,作为执行层面的角色永远得不到锻炼和进步。

仅靠天赋异禀,工作努力或知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亲自实践得到经验,哪怕是教训,都是必须的经历。我们应该把追求成效当成一种习惯,务实的做一个行动派,并自信地告诉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可以学会的。团队需要个人为其作出贡献,个人需要把团队当成实现人生目标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人生上一新台阶,卓有成效必须学会。卓有成效的管理才算有真正的意义。

相信自己: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能行!

管理10戒读后感篇5

?管理的实践》是彼得。德鲁克先生于1954年出版的一本管理学著作,用他自己在序言中所介绍的,他认为这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责任的管理书籍。并认为这是那些准备只读一本管理书籍人士的最佳选择。

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首先介绍了管理的本质,之后针对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工作这三个企业管理的内容重点介绍了管理的结构,最终归结到当一名管理者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德鲁克先生在书中强调了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营销和创新这样一个观点,这同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比较起来,的确大相径庭。德鲁克先生认为,利润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条件,远远不构成企业存在的目的。但他同时承认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利润才能经营,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对自己和员工的首要义务。虽然我还不能充分理解他这一观点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但是我很喜欢他的这一说法,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企业的存在具有了蓬勃的朝气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经济价值。

彼得。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阐述的另外一个与我日常工作切实相关的内容是企业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他认为人类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都需要工作,如果不工作,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崩溃瓦解。因此管理层的任务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参与感,唤起他们的工作欲望。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企业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还过得去的绩效,企业需要员工充分发挥潜能,达成最佳绩效。员工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能有所表现的职务,他需要的工作必须能为他的能力和才华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给予他最大的机会持续成长和表现卓越。因此,他主张员工能做的规划越多,就能为自己的工作承担越大的责任,因此生产力也就会越高。如果员工总是听命行事,那么只会对工作造成伤害。

彼得。德鲁克先生通过这种角度说明了企业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即让员工在工作中具有更多发挥自己主观能力的机会,并且让员工可以看得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之间产生实际的联系,实现企业和员工以及员工的工作之间在工作目标和切身利益上的统一,最终就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越大,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也就越大,因而工作能给员工带来的成就感也就越强。由此我想到在团队工作中,作为中层管理者,在指明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之后,我也应该有意识的为自己的团队成员留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团队成员能够有机会和余地规划自己的工作进程,并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努力达成工作成果,进而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和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像彼得。德鲁克先生说的员工对企业的要求,在基本的经济报酬之外,就是自我实现。员工在企业中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地位实现,做完成的工作对企业具有意义,也就是实现了工作成果。

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这本《管理的实践》,对于我这样对企业管理实践不深入的人来说稍显枯燥和晦涩,但他朴实的语言以及书中所列举的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的确让我对自己日常工作中所见到的、所感受到的企业管理的过程和片段产生思考并有所启发,尤其重要的是,他的那些理论让我对自己日复一日重复工作背后的意义有了一个更合理的观察和思索的角度,并把自己以前无意识的管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管理实践,在带领团队实现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为团队成员和我自己的自我实现做出具体的努力。

管理10戒读后感篇6

本书作者以2008年到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中表现靓丽的麦当劳为开篇案例,对为何制定战略、如何制定战略、战略规划、战略执行以及追求战略竞争力、获取超额利润进行了层层表述。让我对公司战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如何制定本公司的战略及战略执行等来提升公司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战略管理过程是一家公司想要获取战略竞争力和获取超额利润而采取的一整套约定、决策和行动。在此过程中,这家公司第一步要对其所在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决定其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战略输入要素的来源。借助这些信息,公司能够形成愿景和使命,并制定其战略。执行战略的过程就是公司为获得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而采取的过程。有效的战略行动整合了战略规划和执行,并且会有期望的战略产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结构与公司持续发展的战略输入是一致的。

企业的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且错综复杂,由于外部环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外部环境分析:扫描、监测、预测和评估去分析且发现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外部环境分总体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与总体环境相比,行业环境对企业的战略行动有更直接的影响。竞争的五力模型包括: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力量、买方的力量、替代产品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通过研究这些力量,企业在行业中找到这样一个位置,要么能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影响这些因素,要么能保护自己免受这些力量的冲击,从而增强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在对内部组织进行分析时,企业应当越来越多地利用一种全球性的思维模式。如果企业中到处涌现具备全球性思维模式的人才,那么它就拥有了一种全球市场中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另外,对内部组织进行分析还要求特定的评估人员对企业管理者创造出来的资源组合,以及异质性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进行全面考察。每个企业都至少拥有一些其他企业不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资源是能力的源泉,某些能力又能促使企业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如何帮助企业识别并建立核心竞争力?第一种工具是企业可以用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四个标准:有价值、稀有、难以模仿、不可替代,来判别那些资源和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第二种工具就是价值链分析。价值链表明了一个产品是如何从原材料阶段转移到最终客户手中的整个过程,它可以被分解为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通过研究与主要和辅助活动相关的技能,企业可以了解其成本结构,并找到创造价值的行为方式。当然,如果企业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都不能创造价值时,企业就必须考虑外包。

公司的战略有业务层战略和公司层战略,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业务层战略,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是指公司使用的通过对某一特定产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利用以获得某种竞争优势的一整套互相协调的使命和行动。业务层战略指出了公司必须作出的关于打算如何在独立的产品市场竞争中的选择,这些选择非常重要,因为长期的业绩与公司的战略息息相关。由于在全球经济中竞争的复杂,要作出这些选择是非常困难的。业务层战略有五种类型,分别是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成本领先、聚焦差异化、整体成本领先/差异化。每一种业务层战略都可以帮助公司在一个特殊的竞争环境范围内建立并开拓一项特殊的竞争优势。顾客是成功的业务层战略的基础。在涉及顾客的时候,企业同时会考虑三个问题:谁、什么以及如何做。这些问题分别涉及要服务的顾客群、企业将会满足的需求,以及公司用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全球经济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细分市场为企业创造了识别更多独特顾客需求的机会,它们可以选择一种业务层战略来满足顾客需求。

公司层战略尤指通过选取和管理一组不同的业务来赢得在不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行为。企业实施公司层战略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司价值。除非公司能在多个业务中产生范围经济或财务经济,或者加深多元化能增强市场影响力,否则公司更愿意选择单一或主导业务的公司层战略来寻求多元化的发展。企业的公司层战略从中度多元化向高度多元化转变时,范围经济和市场影响力可能是为其创造价值的主要因素。相关多元化公司层战略能帮助企业通过行为共享和传递核心竞争力来创造价值。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或重组目标公司的资产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财务监控,是成功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两个途径。公司实施非相关多元化关注于获得财务经济性。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最佳层次的多元化战略决策时,必须同时考虑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多元化方向的决定因素,但外部环境也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多元化水平,如未曾预知的竞争对手的威胁。

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多元化战略创造价值,而兼并和收购是企业实施多元化并提高利润的有效手段。由于全球化、各行各业的放松管制,并购战略对很多公司都具有吸引力。各家公司使用收购战略的目的各不相同,其所面临的因收购所产生的问题也多种多样。但有效的收购都具有以下的特征:

1、收购双方有可以作为新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性资源。

2、收购是善意的,便于两公司资源的整合。

3、目标公司的选择和购买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谈判。

4、收购方和目标公司都有足够的现金或负债能力。

5、新建的公司通过出售一部分购得公司的资产或一部分收购方经营不善的资产来迅速降低负债水平。

6、收购双方有适应变化的经验(这种经验增加了公司运营被成功整合的可能性)。

7、研发和创新在心公司中的到重视。

此外,重组可以纠正无效管理而引起的各种问题,以改善其运营状况。重组战略有三种:精简、收缩、杠杆收购。通常而言,重组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或重建有效的公司战略调控体系。在三种重组战略中,收缩策略与建立和使用战略调控手段联系最紧密,同时也更能提高公司业绩。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国际化战略的使用不断普及。当不同国家的商品需求趋于一致、本地迅速反应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全球整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国际化战略通常是为了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市场规模扩大;获取高额投资回报;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地域优势。业务层国家化战略通常是以某一项或多项国内的优势为基础,强调了四个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性行业以及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公司层国际化战略有三种:多国化战略、全球化战略、跨国化战略。三种战略各具特点,各有侧重,具体实施因人而异,因环境变化而变化。通常人们认为国际多元化有利于取得超额回报,但这是以多元化得到有效实施和公司国际业务的良好管理为前提。国际多元化提供了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这些效应和创新的结合有助于取得超额利润。管理跨国公司有很多风险,其中包括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国际扩张也受到很多限制。国际多元化提高了协调和分销成本,而贸易壁垒、物流成本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加剧了管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最实际的方法莫过于在某一项或某几项方面获得突破。此外,开展战略合作亦是企业之间共享彼此的资源和产能以获取竞争优势的不错的选项。

有了良好的公司战略,就需要有良好的机制来保障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公司治理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它决定了公司的方向,并控制公司的业绩。公司如何监督和控制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及行为影响到战略的实施。将管理者决策和公司股东利益统一起来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德国、日本和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互不相同,也不同于美国的结构。美国的公司治理机制历来关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德国,作为利益相关者的雇员对公司治理有很大的影响。相反在日本,直到最近股东在监督和控制高层管理者方面还是几乎不起作用。不过,日本公司现在正受到激进主义股东的挑战。中国的治理机制还很年轻,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美国的治理机制。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应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包括资本市场的利益相关者、产品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和组织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他们的利益都得到基本满足时,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才能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还能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时促进伦理行为。

公司的组织结构就是从总体上决定一家公司会做什么及如何做的正式的组合配置方式。战略控制和财务控制是组织控制用来支持战略实施的两种主要控制方式。通过职能型结构实施业务层战略。成本领先战略需要一个集中化的职能型结构-强调制造和过程的效率。差异化战略的职能型结构对涉及分散经营的组织实施相关决策,尤其关注营销。小公司一般运用聚焦战略,直到公司根据产品或市场多元化之前,该战略都要求一个简单结构。不同形式的多部门结构要求与之匹配的战略也有所不同。用于实施联系型相关战略的业务单元形式在多元化的公司内部建立了各个利润中心,中心由提供相似产品的部门组成,各个利润中心之间相互独立。用于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竞争形式的组织结构实行高度的分权,不运用整合机制,而是运用客观的财务目标来评估各部门的业绩。通过全球地理区域结构实施的多国化战略强调分权化,在各个国家或地区执行不同的职能行为。多国化战略,作为公司寻求本土响应的跨国战略和全球效率的全球化战略,是通过混合结构来实施的。此外,高层管理者对战略的执行亦非常重要。高层管理者是公司建立和开发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这些战略领导者还可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本书所研究的战略管理过程要求以规范的方法来创造竞争优势。这些方法为21世纪的公司提供了创造战略竞争力和获取超额利润的路径。掌握这一战略管理过程,将会有效地帮助读者及其所在组织的发展。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一个成功的模式必然要构建一个多赢的生态系统,没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战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管理10戒读后感篇7

近日,阅读了德鲁克的经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书虽然写于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后,仍然影响着许多现代的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围绕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的核心观点,分为八章展开。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管理者为什么要卓有成效及先关问题,二到七章则针对如何实现卓有成效的五点要求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一章回扣主题。整部著述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使人一目了然。虽然,书中有些专业的内容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过此书,仍然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看来,书中的许多观点并不仅仅适用于管理者,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也有着许多的帮助。

一直以来,我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书本的知识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的在真实的管理中发挥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德鲁克讲到“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些论述,激发了我学习管理的动力,并了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应追求的目的。

同样令我改观的还有德鲁克对管理者范围的限定。在书中作者将管理者的范畴扩大到了更宽的领域,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军队,医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并不都是经理人,而是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他们可以下属众多,也可以没有下属,可以职位崇高,也可以职位低微,但是他们必须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管理者的传统理解,在我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们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为我们许多时候要为自己的未来决策,因此,无论是为了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或者仅仅是为自己的现实生活,我们都应学会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针对如何卓有成效,德鲁克先生提出了五点要求,分别是掌握时间、讲求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及有效的决策。而这五点,必须成为管理者思想上的习惯。换言之,“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综合的实践。”而“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要学会这种习惯,必须经过训练。“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努力的去接受训练,培养使自己有效的习惯。

尽管德鲁克先生的五点要求,部分内容我还无法会意,而且对于并未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实践起来有些困难。但是他对时间、发挥人的长处等方面的论述,仍然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是在时间方面,德鲁克先生强调了管理者的时间总是被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占据,而且职位越高,时间被占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应该学会管理时间,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时间上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因为虽然身为一名学生,我同样也有感到时间不足的经历。而且很多时候,原本感觉时间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预定的计划。对此,我认为德鲁克先生的解决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他告诉我们,首先应该进行时间的记录,认识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从而针对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要进行系统的时间管理。德鲁克先生特别强调了要整块的运用时间,多数情况下,一些事情需要连续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写一份计划书,连续的3个小时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个30分钟,则可能毫无进展,我便常常范此类的错误,经常把几件事情一起来做,一件事情没完成又去进行另一项工作,而结果往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鲁克先生所讲,整块的运用时间,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管理学书读后感7篇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7篇

餐饮管理月工作计划7篇

班主任管理演讲稿7篇

贷后管理竞聘演讲稿推荐7篇

西游记5到10回读后感5篇

西游记8到10回读后感5篇

西游记6至10回读后感精选5篇

小区管理工作总结参考7篇

地球读后感10字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85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