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篇范文网 >工作报告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7篇

事迹材料要以具体案例和细节突出先进人物在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杰出表现,以启迪他人,在编制事迹材料时,应当确保所陈述的情况具有可查证性,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青年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7篇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1

我叫xx,xx年毕业于xx大学,现任xx分厂工艺员。几年来,在分厂领导的关怀和其他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已逐渐成长为一名青年技术骨干。在日常工作中,我紧紧围绕工艺管理这条主线,抓生产,强管理,由于自身的努力和领导们的肯定,先后荣获了“企业精神奖”和xx年度公司“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今年还被公司推荐参评市级“五一”劳动奖章。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青年朋友们汇报自己工作以来的成长历程及心得体会:

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对我来说,刚参加工作,就能遇上xx#1装置建设开工这一难得的机遇,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那时,我每天上班就抱着工艺流程图在现场熟悉管线和设备,下班后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艺原理、熟悉工艺流程,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翻烂了一本工艺流程图,上面有我做的各类笔记、各种相关的知识,甚至包括每个调节阀、取样点的现场位置,同事们都笑称我为分厂编写了一部“操作秘笈”。同时我也深知化工生产不像在学校里死啃课本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要积累实践的经验,所以那时大家总能在任务最繁重的现场看到我的身影,哪里有任务我就去哪里,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前。此外我还自学了设备、仪表、分析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因为我明白一名优秀的工艺人员只有做到将各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像一块海绵,不知疲倦的汲取着知识,而这种学习的平台和成长机遇,是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大型国企才能够提供的。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我与岗位职工共同探讨交流;为了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无论生产当中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我都会积极的去参与解决。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使我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大胆实践,克难攻关,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自xx年以来,因外界工况不稳定,导致生产波动较大。我围绕生产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与其他技术人员共同合力攻关,解决了许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xx年初,xx#1装置辛醇产品经常出现硫酸色度不合格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真分析导致硫酸色度不合格原因。在查阅资料、分析计算、探讨交流后,我总结出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辛醇加氢催化剂进入中后期,催化剂活性有所下降。二是加氢回路中氢气浓度偏低,导致热点分散,反应不集中。三是精馏塔回流比过小,导致整塔分离效果下降,造成重组分不能及时脱除。于是,我要求各班组岗位人员重新调整循环回路中的氢气浓度、转化器热点温度等工艺指标,并依据塔底温度调整重组分排放量。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辛醇色度符合了优等品的要求。

还有一次,丁醛异构物塔中正丁醛产品中的异丁醛含量偏高。于是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精馏操作的书籍,从精馏塔的结构入手,分析精馏塔提馏段和精馏段各组分传质和传热的变化,在稳定进料和回流量以及平衡好蒸汽用量上下功夫。在蒸汽不稳定的客观条件下,联系仪表人员在丁醛异构物塔操作界面上增加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显示,使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进料变化调整相关参数,经过一周的不懈努力,异丁醛含量明显下降,为下游工段的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的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分厂领导还指派我去齐鲁石化和利华益公司交流学习,使我加深了对精馏塔操作的理解,掌握了各种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我还被分厂领导派往用户厂家,与供销部门的同事们一道为客户解决产品问题,赢得了客户的称赞,也为企业提高了声誉。正是在企业和领导的精心培养下,使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得以迅速提高,为日后xx#2装置的建成投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责任所在,拼命为之,确保#2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xx年是xx分厂“双线奋战”的攻坚年,“保九争八”目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自六月份起,开工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的启动了。

设备调试阶段,我主动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和同事们每天冒着酷暑,奔波在装置现场组织“三查四定”、吹扫气密、清洗水联运等各项开工准备工作。在羰基气密工作进行过程中,我更是连续作战保进度,带领班组人员奋战在第一线,对每个法兰口、取样点、仪表口进行逐一排查。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框架高16米,含有28台设备的羰基系统的气密复查工作,攻克了开车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开展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过度疲劳,工作时我不慎把脚崴伤,那段时间真可谓令我心急如焚,尽管在家休养但我还是利用这段时间,主动承担了新入职员工培训、考试及阅卷工作,为开工做好了充分的人员准备工作。

经过短暂的休养,我就跛着脚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而同事们也因为我倔强和不服输的性格戏称我是“小女汉子”,虽然我不怎么认可这个称呼,但我认为在事业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性别差异,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即便是女同志也一样能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这期间,我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跟班上岗,先后完成了xx#2装置的吹扫清洗、气密置换、催化剂装填、水联运、管线酸洗等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了“保九争八”奋斗目标。

四、精细管理,经济运行,从细微处找效益

除了分厂的工艺管理工作,我还负责分厂生产信息的统计工作,汇总产量、计算消耗,并及时将这些统计信息公布在控制室的“对标挖潜”看板上,让每个班号的职工都可以了解当前的产量和消耗情况。

我还根据每月最新的原料、产品价格情况,做出当月的“经济活动分析”,分析每月的生产情况、消耗变化、对标挖潜、经济运行等情况,为分厂组织生产提供依据。在此过程中,我对比#1、#2装置生产成本表,发现循环水虽然单价便宜,但用量较大,如果能够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循环水用量,使循环水用量与生产负荷相匹配,便可使每吨产品的成本降低40元左右,按目前的生产能力,仅#2装置每月便可节约成本70余万元。通过开展“对标挖潜”、“经济活动分析”等活动,让分厂内每个员工都树立了“主人翁”意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xx年#1装置丙烯消耗降至0.613,对比xx年的0.619,相当于节省丙烯用量1200余万元。今年2月23日两套装置日产1497t,再一次刷新了单日产出成品的最高纪录。今年xx分厂共有8项经济运行项目,我和同事们积极组织实施,现已有4个项目投入了运行,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万里征途远,秣马再启程。站在新的起点,我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企业的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作用,体现自身价值。因为青春只有一次,所以我要用“责任所在、拼命为之”的座右铭来不断勉励自己,用实际行动为企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2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中国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3

“技能报国”是他终生夙愿,“大国工匠”是他至尊荣光。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是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被誉为“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如何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21项获国家专利,《氩弧半自动管管焊操作法》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转向架环口的空白。

如何在外国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中勇攀高峰,他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专家组以这些数据为重要参考编制了《超高速转向架焊接规范》。

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他研究探索出的“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为公司技术标准。如何为中国高铁储备世界级人才“因子”,依托“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先后组织培训近160场,为公司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创造了400余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的“培训奇迹”,培养带动出一批技能精湛、职业操守优良的技能人才,为打造“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4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5

我叫xx,xx年进入xx脑内科工作。在领导的关心和培养下,我的业务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工作业绩突出,xx年我获得了xx十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指派我代表xx参加了全国青年医师学术演讲比赛,最终取得了xx赛区第一名,全国半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今年还要赴北京参加争夺全国总冠军的比赛。不久前,我还被聘任为xx青年医师协会会长。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青年朋友们汇报几点工作体会:

一、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奋力追逐青春梦想

我非常喜欢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讲过的一句话,他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人像草一样活着:尽管沐浴着阳光和雨露,但你毕竟是一棵草,永远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第二种人像树一样活着: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既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又是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材。”很庆幸我身边就有一群在企业丰沃土壤的培养下成长为像大树一般巍然挺拔的人。

成为一名医生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进入xx工作以后,同事们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和高尚无私的医德医风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很多主任医师刚刚走下手术台,来不及休息又赶去病房询问其他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像对待亲人一样悉心照料着住院的患者;青年同事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去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义诊活动,为他们送去关怀和健康。这些都深深的感染着我,使我迫切的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与大家一起为减轻患者的病痛而努力。就这样我踏上了追逐自己人生梦想的奋斗之路。

二、投身事业,刻苦钻研,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我的授业恩师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干工作与干事业不同,不得不去做的是工作,做完还想做的才是事业。当你把工作视为一种人生信仰的时候,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转变成为你为之奋斗的事业了。”对我而言,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就是我的人生信仰,就是我要用尽一生去为之奋斗的事业!

脑内科患者大多是由于“三高”所引起的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往往发病急且病情严重。每天我都要对每一个住院患者进行查体,针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填写病历。一些病情反复的患者,还要为他们做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地形图的检查。我还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向他们详细说明发病基理,给他们传授一些预防、治疗、恢复及饮食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里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些预防“三高”的小常识:一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二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三是戒烟、限酒、喝茶。香烟中的尼古丁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长期饮酒可以诱发酒精性肝硬化,并加速动脉硬化,使高血压发病率增多。茶叶中含有多种对防治高血压病有效的成分,可使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微分子,使之进入代谢过程并溶解于水中,排出体外。

我还给患者们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这样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出院后待在家里就能向我进行咨询,同事们都笑称我的手机就是24小时的免费咨询热线。由于我采取了这样心贴心的治疗方式,很快就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尊重,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不久前,康复科接收了一名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长有一块重度褥疮,病患部位已经溃烂的可以看见骨头了,同时溃烂引起了炎症致使病人高烧不退,情况十分危急,在市里骨科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病情也未见好转。由于我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患有褥疮,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经过刻苦钻研,此时我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可以有效治疗重度褥疮的方法,于是院里决定由我前往康复科与其他同事共同会诊。在详细查看患者病情后,我建议采取先清创然后每日更换涂抹去腐生肌膏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但由于患者病灶部位溃烂时间长、创面大,初期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看着病人饱受病痛的折磨,我内心也万分焦急,于是我决定每日亲自为病人清理伤口、更换药膏,由于治疗方法得当,加上我无微不至的照料,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最终痊愈出院了。

三、超越自我,全面发展,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也许大家很难想象,我在刚进入xx工作的时候,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由于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时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为了增强我的自信心,科室领导为我创造了很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会,鼓励我积极参加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并安排我独立完成某些工作。通过这些锻炼,使我渐渐地掌握了与不同人群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这为我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当面对一些重度中风患者时,他们无法用语言直接与你进行交流,需要你从他们的肢体语言甚至是眼神中获取信息。真诚与耐心成为了与这些特定人群交流的关键,“是不是口渴了?枕头的高度合不合适?哪里难受啊?”等等这些你都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都要不厌其烦的尝试,每当你读懂了患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后,减轻了他们的痛苦,就会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自豪和喜悦。由此使我引发了一些感想,如果一名医生能够很好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就会避免一些误会的产生,而这些误会也正是大多数医患矛盾产生或激化的主要原因。

就在我不断尝试与人沟通交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时候,我院接到了全国青年医师学术演讲比赛xx赛区的报名通知,在院领导的鼓励下,我决定报名参加比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我击败了来自全市各大医院的选手,以xx赛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半决赛,并在半决赛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企业为我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每天都可以探索、求知,每天都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和才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我才能够得以迅速的成长。作为一名医生,也许不会经历轰轰烈烈的人生,但我愿用爱心守护生命,用奉献诠释青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使更多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而努力奋斗!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6

杨先生是牢记根本的一个人,对中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来和他相处,我深深感到他对中国的关心,关心中国人的生活是不是在改善,关心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不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心培养中国的人才,关心中国的前途。对于在美国的中国人,他也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力扶助。不仅我们这批知识分子,就是在华侨社会的人,也都得到了他的帮助。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对于中国的那种骨肉之情,在我和他相处的16年里,是深深的感受到了的。

1971年,中美关系稍有松动,他马上就决定回中国来看一看。回到美国以后,他对中国的情形作了很多报告。由于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风和为人,他的演讲和报道在美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报告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对当地的华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亲近,杨先生的功劳是非常之大的。

杨先生还花了不少时间,尽力为在美国的华人做些事情。譬如,在美国有一些华裔认为美国的华人不够团结,于是组织了一个全美华人协会。杨先生做了这个协会的主席,对他个人做学问来说这是一个牺牲。这个协会建立以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宣传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中美建立邦交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譬如,在中美建交之前,全美华人协会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极力主张中美正式建立邦交。

此外,以杨先生为主席的全美华人协会还尽力去促进美国华人的团结。他花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力,设法来把华侨社会团结起来,一方面能为华侨自己争取福利,另一方面也能为中美之间的交流作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青年事迹材料篇7

2002—2024《感动中国》陪你走过了20年,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请记住这些平凡却闪亮的名字。

他们是故事的主人公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但他们用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世间最美家庭的模样。他们用辛勤的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甩掉了贫困帽子,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张顺东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他6岁放羊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右手,双脚重伤。19岁那年,他认识了邻村的姑娘李国秀。

1993年,张顺东、李国秀喜结连理。庄稼人,有耕种才能有饭吃。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们有能力、有决心面对以后的生活吗?

张顺东:生活不是说等出来的,是靠干出来的,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

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李国秀说,别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们的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

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原本仅够填饱肚子的生活,越来越捉襟见肘。

每天天不亮,村里人还在睡梦中,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就开始忙碌了。想让日子好一点,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国秀练出了绣花的本领贴补家用,他们养殖的鸡鸭猪仔也越来越多。

张顺东:勤劳奋斗去干活,是一个丈夫应该去做的,更是一个父亲应该去做的。

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师范大学。但同时,张顺东原本受伤的两只脚因为过度劳累而溃烂,不得不先后截肢。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击。

截肢后的张顺东没有倒下,装上假肢继续耕作于田间地头。夫妻二人更加珍爱对方,你就是我的手,我就是你的脚。

坚强,自信,乐观的张顺东、李国秀,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亲相爱。

李国秀:我觉得人再苦再难,不能没有希望。

在乌龙镇,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只要有需要,村民们都会来搭把手,国家又给报销了两万多元医药费。2017年,在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家里盖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张顺东家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脱贫户。

张顺东:汗水不是白流的,总有收获。

如今,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宝宝,四世同堂,尽享天伦。对张顺东、李国秀而言,因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做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优秀6篇

做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6篇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材料6篇

学前资助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6篇

2024安保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抗震救灾事迹材料7篇

教师个人优秀事迹材料优质7篇

安保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2024青春榜样事迹材料7篇

勤俭节约标兵事迹材料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943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