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大家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反思内容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奥运大课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奥运大课心得体会篇1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总是那么的令人鼓舞、兴奋、震撼。在奥运会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那自始至终贯穿于奥运会的伟大的奥运精神。
对于今年只有14岁的全红婵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跳水界的“黑马”。_年10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选拔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全红婵一鸣惊人,击败了里约奥运会冠军任茜和世界冠军张家齐、陈芋汐、司雅杰、卢为等众多名将,获得冠军并入选国家队。今年5月,在____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全运会跳水资格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再次获得冠军,从而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的'参赛资格。对于国际比赛经验为零的全红婵来说,东京奥运会将是证明自身实力的舞台。
东京奥运会,16岁的陈芋汐在参加女子单人10米跳台之外,还将和17岁的张家齐搭档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_年底,同是世锦赛冠军的两人开始配对双人项目。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上,张家齐/陈芋汐都获得了冠军。参加东京奥运会,夺得金牌成为两人的目标。
20岁的王宗源是中国男子3米跳板的“后起之秀”。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上,王宗源两夺单人3米跳板冠军,其中在今年5月进行的第三站选拔赛上,他更是以609.55的高分刷新历史。此外,在双人项目中,王宗源搭档谢思埸表现稳定,二人也将在东京奥运会上向金牌发起冲击。
奥运精神,永远在我心中燃烧;奥运精神,永远在我心中闪耀;奥运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奥运大课心得体会篇2
“更团结”,简短寻常的三个字,因为和“更快、更高、更强”连在一起构成了新组合,就有了不寻常的意味。这三个字为奥林匹克格言注入新的内涵,增强了其生命力和凝聚力,激励和鼓舞着全世界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
从1913年“更快、更高、更强”被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到今天已逾百年。在百年历史与人类汗水的淬炼与熔铸中,这句格言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健儿顽强拼搏、不断突破。而在体育之外的各个领域,它同样深入人心,成为激励人们翻越“山丘”、追求卓越事业与人生的精神旗帜。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彰显的是一种敢于挑战、不断超越、勇攀新高的竞技精神,那么“更团结”则体现的是一种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的人文精神。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人们需要团结一致才能在艰难处境下获得胜利,这是人类战胜巨大危机和挑战的智慧所在,也是力量所在。
奥运会是象征友谊与和平的体育盛会,“更团结”也体现了其创办初衷。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1892年提出恢复奥运会建议时,希望以体育盛会的形式打破种族、民族和国家的界线,让团结、和平、友谊、进步成为世界的主流。如今,新格言契合并加深了这一理念,使奥林匹克格言适应我们的时代,也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丰富发展。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祝愿并相信,有了“更团结”的加持,奥运会一定会在速度与激情的演绎之外,传递更多温度,创造更多精彩!
奥运大课心得体会篇3
能够走上东京奥运会的赛场,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说,都是一段充满挑战的艰辛旅程。
奥运赛场,较量,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不论是否站上领奖台,也不论奖牌成色如何,拼搏,就是最动人的故事。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国选手张雨霏拼尽全力拿到银牌,虽然略有遗憾,但她赛后微笑面对镜头,大喊一声“加油!”转身投入接下来的比赛准备中。“我可以输但不会轻易认输。这就是我的‘闹海成功’。”豁达又执着,这就是运动员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鼓舞。
年轻的射击选手王璐瑶,虽然没能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进入决赛,但她已积极调整心态,把目光投向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我不会认输更不会低头。”在大赛中历练,在拼搏中成长。赛场没有常胜将军,但有永不放弃的拼搏意志,坚持梦想的奋斗姿态。所有这些故事,共同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
跆拳道赛场,老将吴静钰在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没能走得更远。离开时,她坦然一笑,感谢比赛给她的馈赠。攀上过高峰,也跌落入低谷,四战奥运,每一次登上赛场都让她的人生变得更加完整。她说,自己夺得过两次奥运冠军,但最珍视的收获,还是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她身上的那股韧性,那种自信,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勇于面对挑战,敢于超越自我,这就是最有“含金量”的奋斗故事。
初出茅庐的少年,身经百战的老将,都在用自己的拼搏诠释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与坚守。他们书写的赛场传奇,也将激励更多人不断创造新的奇迹。用出彩人生为祖国添彩!用昂扬志气为民族争气!
“双奥石景山 冰雪向未来”群众冰雪活动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北京冬奥公园举办。此次活动是“冰雪向未来”全国群众性冰雪主题活动的第一站,也是北京冬奥会后冰雪项目国家队公益服务计划的首场活动。武大靖、苏翊鸣等11名冬奥冠军及奖牌获得者来到冬奥公园“中国冰雪冠军林”植树,为京西增添一抹新绿。
武大靖、任子威、曲春雨、范可新、高亭宇、苏翊鸣、齐广璞、隋文静、韩聪、李文龙、闫文港等众多冬奥健儿与石景山区冰★.1mi.net★雪运动爱好者和青少年们现场交流互动。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我的福地。3年前我第一次在这里参赛时就定下目标,希望能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苏翊鸣说,“在这里夺冠后让我更加坚信,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希望青少年们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相信自己,并为之付出全力,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活动现场,电厂路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白欣妍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抄报送给心中的榜样苏翊鸣。去年,她参加学校活动时给苏翊鸣哥哥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达了自己对单板滑雪运动的热爱,并祝愿他取得好的成绩。不久她就收到苏翊鸣的回信:“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这让她备受鼓舞。“今后我会努力锻炼,好好学习。”白欣妍说。
活动中,冰雪健儿们来到位于北京冬奥公园内的“中国冰雪冠军林”,种下18棵国槐和白皮松。“冠军林”占地1000余平方米,未来将和周边的火车乐园、冰雪森林和冰雪童趣等冬奥主题空间一起,为市民提供全龄化、特色化的体育休闲区域,让市民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冬奥、共享冬奥。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副主任于海燕表示,此次活动中,冬奥健儿们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把“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传递给参与冰雪运动、热爱冰雪运动的大众和青少年们,发挥了新时代冰雪项目国家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石景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涛介绍,作为全国第一个“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石景山冰雪运动已渐成风尚,全区每年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占全区人口比例50%以上。接下来,石景山区将以北京冬奥精神为指引,抓好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赛后利用,推进新首钢园区转型发展,继续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这个夏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会赛场上披荆斩棘,闪耀东京。
赛场上,我们看到了沉着冷静的杨倩,凭借至关重要的一枪拿下东京冬奥会首金。我们看到了勇敢坚韧的芦玉菲,掉杆后眼含泪水问道:我还能再翻吗?我们也看到了永不服输的田径队,看到了飞奔在跑道上的亚洲飞人苏炳添,看到了不断努力的谢震业等等。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他们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生动讲述着奥运精神,进取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奥运健儿家国热血与青春梦想一次又一次共振的背后,是中国体育的薪火相传,是初心滚烫的敢打敢拼,是全民健身的火热活力,是历久弥新的奥运精神。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和他们一样此刻冬奥会的赛场,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但我们也有属于自我赛场,我们能经过学习,提高自我的学识,提高自我的修养,做出一番成绩来报效祖国。我们应当时刻牢记永不服输奥运精神,牢记开拓创新的__精神,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勉励自我不断向上,不断奋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职责。我们应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量与魄力,带着奥林匹克精神开辟天地。我们生于红旗之下,生长于春风之中,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让我们一齐站在这百年的新起点,看见远方的灯,走稳脚下的路,带着眼里的光,向未来进发!
奥运大课心得体会篇4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431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刷新境外参加奥运会的规模和人数纪录。尽管疫情为训练备战带来诸多变化,但东京奥运周期,中国队选手的表现稳中有升:在东京奥运会33个大项、47个分项上取得了30个大项、41个分项的参赛资格。
奥运新手成为此次参赛的主力。据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刚满21岁的射击选手杨倩将与队友王璐瑶共同承担夺取奥运首金的重任;14岁的全红婵在代表团中年龄最小,将在女子跳水10米台赛场完成奥运首秀。敢打敢拼、冲劲十足,运动健儿诠释着当代年轻人的青春气质。
赛场老将也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财富。他们自律、勤奋、信念坚定,在各队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铅球运动员巩立姣、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射击运动员庞伟、蹦床运动员董栋都将第四次踏上奥运之旅。“目标就是争取表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对东京之行,董栋充满期待。据统计,此次中国队有11个项目的24名奥运会冠军参赛,其中19人曾在里约奥运会登上冠军领奖台。
乒乓球、跳水、举重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期待再续辉煌。女子举重队主教练张国政在结束20日的训练后表示:“要冲向领奖台!”有“梦之队”美誉的跳水队以老带新,10名运动员将参加8个小项的争夺。有的队伍则蓄势待发,誓要打出漂亮的“翻身仗”。射击队上届奥运会仅收获一金,此次参赛,力争奥运首金并非目标,多点开花、捍卫荣誉,全队将共同努力。皮划艇(静水)队此次参加全部12个项目的角逐,这是队伍除北京奥运会外首次全项目参赛,亦将全力以赴。
“摆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从来没遇到过的苦战硬仗,短兵相接、狭路相逢,比的不仅是竞技水平,更是我们的意志决心和精气神。”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___如此说道——中国队,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8篇《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奥运大课心得体会篇5
未曾想到,中国女排会以无缘八强这一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的奥运最差战绩结束东京奥运之旅。
这支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王者之师征战世界大赛必被赋予几多期待,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五连冠、三度登顶奥运会,荣耀之下,其实也有诸多坎坷——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失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排名第七;2000年悉尼奥运会止步八强……
这样一支“硬核”队伍坚强的外表之下,其实也有伤病,也有更新换代,也有波峰波谷……这是任何一支队伍都无法避免的情况,无论排球,抑或其他。
绝对主力朱婷手腕伤势之严重或许出乎主教练郎平预料,而在朱婷无法全力发挥、全队状态没有达到,而且已经无缘八强的情况下,中国女排依然在最后两场小组赛完胜意大利和阿根廷。这是女排的正名之战,也是女排精神中“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体现。
何谓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在各方面有很大差距,而夺取五连冠的中国女排适时出现,并被时代赋予特殊含义,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范畴,给国人带来激励和感召,不仅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是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发扬女排精神,就是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
体育在发展进步,人们的体育观也在与时俱进,女排精神也有了新的内涵。不唯金牌论,不唯成绩论,更多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包容运动员,看到她们为了征战奥运赛场的付出和努力、泪水和汗水,这也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应有之义。
郎平曾经说过,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张常宁也说,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或许,中国女排将来还会有处于低谷、无法登上领奖台的时候,但这也是竞技运动的自然规律。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女排才能轻装上阵,向新的巅峰进发。
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强国的内涵不仅要有深度、宽度、高度和广度,还要有包容度。
姚迪说:“女排精神不灭,我们的希望就一直在。”
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
奥运大课心得体会篇6
奥运之父顾拜旦曾说过:“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索契看望参加第三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曾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
中国以文明大国身份谦和而体面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拼搏奋斗、自强不息这是奥运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完美契合。站立在奥运的赛场上我们没有在金牌崇拜里迷失,不以金牌的多少论英雄,更多得是去享受它所带给我们的魅力、激情和快乐。
赛场内,有杜丽、孙杨首日失金的遗憾、有张梦雪夺金的从容淡定;更有新晋的“网红”泳坛谐星傅园慧“我已经很满意了”的自我的肯定和洒脱。以平常心面对成败,这是运动员展现出的大国风范。
赛场外,我们为奥运健儿鼓劲呐喊,期待捷报频传,但我们更加期待他们为世界展示中国拼搏向上的竞技风采,带给一场场运动美的视觉盛宴。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最热烈的掌声和最衷心的赞美声献给拼搏的健儿。这是数亿中国人展现的大国风范。
奥运的征程还在继续,享受奥运精神,展现大国风范的理念将继续并永远在每个国人心中沸腾、燃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使用心得体会6篇
★ 童年心得体会6篇
★ 种植心得体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