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度,通过教案的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玉米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玉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个角度观察玉米,了解玉米外部的结构特征;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观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3、学会把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物体有效地结合。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玉米实物、白纸、记号笔、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玉米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
2、局部观察:玉米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啊?
3、细节观察:玉米上有一颗一颗的玉米粒,像什么啊??
二、画玉米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玉米:画这个玉米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玉米的穗子、颗粒等难画的部位,教师可以适当的示范一下。)
2、幼儿画:现在请你们把这个玉米画下来,看谁画的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玉米画下来)
三、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添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玉米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现场画出来,起到点播幼儿的作用。
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玉米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如果只你,你会把玉米变成什么?为什么?
四、创造作画
老师:原来把玉米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玉米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一整只玉米,也可以变玉米的一个部位,还可以转化各个方向来变,看谁边的最神奇,还要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
活动反思:
玉米是幼儿经常看到的,在上次活动中,让幼儿围绕玉米进行写生,进行写生之后在这次活动中,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变形,玉米在写生的时候,在纸上呈现出来的都是正常方向摆放的,在想象的时候,让幼儿在不同方向进行想象变形,玉米一个奇特的食物,在幼儿的突发奇想中,变出了许许多多的神奇的东西。在观察幼儿在变形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想象还是蛮奇特的,变形的东西许许多多,幼儿的想象力是无可限量的,通过将常见的玉米进行变形后。增加幼儿的意象画特征。加强幼儿进行想象的能力。
玉米教案篇2
目标:
1、观察图片并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测和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中语词变化,学讲对话,初步讲述故事。
3、乐意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准备:
1、教学挂图。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头饰若干个,蘑菇、小豆子、萝卜实物若干。
过程:
一、导入:秋天到了,我们的家里都收获了玉米棒(教师出示玉米棒)。
1、这是怎样的玉米棒?
2、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二、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一:
指导语: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欢。
2、出示图片二:理解语词变化,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刚才小松鼠向小兔子借玉米棒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模仿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对话。
?2〉小松鸡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会怎么说?
?3〉丰富量词:把、碗、个等量词,幼儿进行对话讲述。
3、出示图片三、教师简单的分析小兔子种玉米棒和收玉米棒的故事情景。
?1〉提问: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干什么呀?
?2〉提问: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你们猜猜:小兔子种下的玉米粒,会怎么样了?
?3〉它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子?
?4〉假如小兔子送给你一筐玉米棒,你会怎么做?
三、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指导语:图片讲完了,故事的题目叫《金色的玉米棒》,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师:老师带来了很多食物。一边出示,一边提问?
出示干蘑菇,师:这是什么呀?
出示小豆子,师:这是什么呀?
出示两个红萝卜,师:这是什么呀?。
五、幼儿学小兔跳着出活动室。
附故事:
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
冬天,冷嗖嗖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小松鼠说:“小兔子,能借给我一个玉米棒吗?”小兔子告诉小松鼠:“那玉米棒是谁也不借。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小松鸡说:“小兔子,能借给我一个玉米棒吗?”小兔子告诉小松鸡:“那玉米棒是谁也不借。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小溪里的冰化了,泥洞里的小剌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剌猬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小剌猬说:“小兔子,能借给我一个玉米棒吗?”小兔子告诉小剌猬:“那玉米棒是谁也不借。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剌猬两个红萝卜。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泥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下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剌猬。大家过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吧。可是,小松鼠、小松鸡、小剌猬都挑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藏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玉米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黑熊的动作及行为,理解画面内容。
2、探索黑熊种玉米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尝试进行排图讲述活动。
3、乐意用乐器为小动物伴奏,体验庆丰收情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黑熊玩具一个,玉米棒一个。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师:秋天到了,农田里的庄稼丰收了,你知道哪些农作物成熟了?你知道这些庄稼是什么时候播种的吗?种下去要做哪些事情呢?
师:出示玉米和小熊,一起读有趣的故事。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自主阅读画面,探索发现存在的问题。
师:看图说说故事里有谁?他在做什么?你觉得故事中黑熊应该怎样种玉米?
幼儿自主阅读,然后与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3、探索正确的排图方法,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师:你觉得黑熊重玉米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出正确的序列。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季节?春天到了,黑熊在地里做什么?
(2)每天早上,黑熊到玉米地做什么?,累得怎样了?
(3)这是什么季节?黑熊到玉米地做什么?你觉得他高兴吗?
(4)收获了这么多玉米,黑熊是怎么做的?大家在一起是怎样的表情?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4、音乐活动:拔根芦柴花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观察画面,感知黑熊的动作及行为,理解画面内容。
2、难点:探索黑熊种玉米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尝试进行排图讲述活动。
活动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玉米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 =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4”,第一次可以拿出“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4”的时候,可以拿“2+2”“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玉米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听,师生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4、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字音要注意读准。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领读正音。
2、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形的书写。
玉:“王”字加一点。
粒:米+立
粮:米+良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里书写。
三、组词。
玉()()()粒()()()
粮()()()行()()()
必()()()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和玉米的关系。
二、朗读感悟
1、理解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思考:
(1)松鼠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把干蘑菇)
(2)松鸡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碗豆子)
(3)刺猬向小兔借到了什么?(几颗红枣)
4、研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男女同学分别读前两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思考:小兔为什么不借玉米棒子?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照样子写句子。
例:冷冷的北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玉米教案篇6
《金色的玉米棒》课文原文
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去找小兔借个玉米棒吧,免得挨饿。
咚咚咚!松鼠上门来了。
小兔告诉松鼠,玉米棒是不能借的。他送给松鼠一把干蘑菇。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一只松鸡掂掂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去找小兔借个玉米棒吧,他肯定会答应的。
咚咚咚!松鸡上门来了。
小兔告诉松鸡,借玉米棒是不行的。他送给松鸡一碗豆子。
春天到了,泥洞里的刺猬一觉醒来,找不到吃的。他想,找小兔借个玉米棒吧,他必定会帮忙的。
咚咚咚!刺猬上门来了。
小兔告诉刺猬,玉米棒不能借。他送给刺猬几颗红枣。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在地里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收了好多好多玉米棒。他送一筐给松鼠,送一筐给松鸡,送一筐给刺猬。
松鼠、松鸡、刺猬可高兴了,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金色的玉米棒》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鸡、刺猬分别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没有借给他们,而是送给他们干蘑菇、豆子、红枣。到了春天,小兔种下了玉米,秋后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给他们各一筐,松鼠、松鸡、刺猬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教材借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留下种子,才有足够的粮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粮食,要从小爱劳动!
2、学习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天动、富于想象的特点的认识,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利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丰收果实带来的乐趣。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感受乐趣——研读课文、体验乐趣——拓展思维、升华乐趣——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激趣导入、感受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趣。
首先让学生猜谜语,猜出后我出示一个玉米棒实物,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从而引出课题:金色的玉米棒。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课内容。
(二)研读课文、体验乐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及本课重难点的把握,我在第二版块“研读课文、体验乐趣”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感悟。
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读感悟之中去,我说:围绕这金色的玉米棒,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最后再听课件中的范读,加深印象。
2、深入研读。
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我采用分段研读的方法帮学生理解课文。首先,跟随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接着跟随课件学习松鼠向小兔借玉米棒的事。针对学习过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借?
(2)小松鼠借到玉米棒了吗?为什么?
(3)小松鼠带什么东西回家了呢?
(4)小兔不借玉米棒,可为什么又给了松鼠一把干蘑菇?
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这四个问题,理解词语:肯定。从而明白:小兔是心地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同时在读的时候,随文识字。
后面我就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松鸡、刺猬向小兔借玉米棒的经过。同时理解比喻句:北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然后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词句:“淅淅沥沥”的春雨说明是春天播种的季节到了。“一个个小坑”说明挖的坑多,多播种,就有多的收获。
最后讨论:小兔原来不借一个玉米棒,现在却送一筐玉米棒,这是为什么?刺猬、松鼠、松鸡收到玉米棒后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3、猜心理,感情朗读,现场表演。
首先让学生猜猜小动物心里想什么,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会说些什么话。然后指名猜,想猜哪句就猜哪句。充分肯定学生多元化的理解。接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动作、扮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并且对表演得好的'学生未完行表扬。
(三)拓展思维、升华乐趣
每一篇课文都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启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所以在第三版块“拓展思维、升华乐趣”中我让学生谈谈:你通过劳动,得到了哪些收获?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
(四)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余音饶梁的“终曲”,这种精彩的“终曲”不但可使课堂气氛迭起,而且能让学生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练习:
1、续编课文。
2、做课件中的练习,这是一个可以动手的题。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输入词语,句子。
四、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了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总之,本堂课的设计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念。
《金色的玉米棒》教学反思
?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秋后,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松鼠、松鸡和刺猬分别在冬天和春天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却不借。春雨过后,小兔种下了一颗颗玉米粒,秋后收获了好多玉米棒,并且各送给它们一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入文—学文—拓文三个环节。入文环节,通过猜有关玉米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的学习。然后通过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出文中向小兔借玉米棒的重点人物—三个小动物:松鼠、松鸡和刺猬。在学文环节,主要抓住三个小动物分别向小兔借玉米棒的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填表格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牢牢掌握住课文的重点内容。最后在突破本课的难点上,也是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受和体会小兔种玉米粒的辛苦,它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收获了更多的玉米棒,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吃不完的粮食,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的目的。而《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最注重的是“读”,“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主要方法。最后在拓文环节,通过想象画第二年春天小兔它们种玉米的情景和想象秋收后小兔它们会怎样处理收获后的玉米棒来升华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玉米教案篇7
设计意图:
这些日子来,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发现了大自然的许多小秘密,并纷纷地把这些小秘密带到幼儿园中与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对玉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玉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小小玉米粒怎么会那么整齐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还有什么用处?在我们对玉米进行了一系列的认识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还想用自己的小手对玉米进行变身活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活动名称:我和玉米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玉米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发对玉米制作物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须、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胶泥、色纸、胶水、彩笔、去掉尖头的牙签、棉签、剪刀、图钉、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
1、这几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玉米,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师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觉?
二、引发联想
1、这些玉米棒、玉米须、玉米包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来像什么?
三、创作玉米作品
1、幼儿自由结伴讨论创作主题。你们能用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东西吗?
2、制作前议论:如果遇到的现象,你会?
3、鼓励幼儿合作,并会根据主题选择玉米部件进行创作,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
教师肯定和接纳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作的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诚信歌教案7篇
★ 骑牛牛教案7篇
★ 气球活动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