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之后是要及时写读后感记录自己的感受的,写读后感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的,写读后感不能是为了应付任务,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1
读书前我总喜欢了解书籍作者履历,因为我觉得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经历,能够更快地进入剧本,也能客观辩证看待其表述内容对于当今这个时代的意义。
黄仁宇先生为美籍华人,年轻时在国内经历了国民党时期的军旅生涯,后去美国学习,逐渐交际圈也覆盖多个党派的人员,落魄时也打了不少杂工填补家用,此书完稿于1976年,当时国内的生态很难有发表的空间,国外发表也是一波三折。
回到书籍本身。此书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为切入点对明王朝的兴衰展开论述。为什么选择这一年呢?在作者看来,这一年是古代中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开篇,此书以万历十五年的一件小事开启,众朝臣听信谣言赴午朝集会,引出了皇帝多年未午朝及怠政的背景。
此书吸引人的地方是其不同于许多传统严肃的编年体历史学术书籍,它以人物和故事为切入点展开历史的画卷;但它必然远强于故事书和野史,因为它有严格海量的历史考究。
万历十五年,皇帝年二十四,按理说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但他选择了怠政。他是个懒惰贪图享乐的昏君吗?恐怕不是,他不过是在报复自己的臣下,报复整个王朝。事实上,虽然他高高在上,却也不是自由的。他的行为受制于文官集团的权势,以立太子为例,他总想立自己宠爱贵妃的孩子为太子,却无法真正获得支持。在高度自理的官僚体系里,皇帝的存在似乎只是一个吉祥物,他能做的反抗也许只是怠政。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2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通过记录在16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年间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乱,反映了当时社会,高级官员的悲惨人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他生前得志、扬名立万,死后失势、遭掘棺之耻;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在张居正死后罢官家居;名士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海瑞,一个富有传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即便是郑贵妃、张鲸、冯保、高拱、卢镗、也统统没有好结果,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本书告诉我们在以德替法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为民、为官之人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帝王维护或保护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统治地位。为了帝国的传承,帝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所谓的“德”。“德”字何解,就是执法公正不阿,待人谦虚,对朋友不分高低官职。对底下臣民则应该视如儿女,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没有保障的为官之人整天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没有保障的为民之人不屑为朝廷尽忠,在异族的铁蹄下,明帝国最终灰飞烟灭。我想一个国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于国主,民众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让船跑得快,水才是关键。顺势的话,朝廷会发展和快,逆势则会慢,严重的话船也保不了。最后,大臣们的贪福之心也因此破灭,居民们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个君王了。
历史沧桑,万历皇帝万世传承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失在我们目光尽头,渐渐的久远……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3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4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非常好的人文作品,我也不是第一次读了。可是正如其他好书一样,每次读都会有收获。这次我联系他的另一部作品《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来读,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愚见。
中国历史的问题中最受争议也被很多人斥为伪问题的是,倘若没有鸦片战争和西方工业革命中国会不会自动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我的答案是尽管进程会很慢,中国很可能仍然会走向商业化的社会而不是维持农耕文明。
原因是:人口压力。
讨论历史上的社会民族变迁很容易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即究竟是文化的影响为主还是地理的影响为主,还是其二者混合的影响等等等等。。但是无论还是有一个比较量化的而且也是前提性的原因是比较少争议的,那就是人口压力。
两千年来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迁,从河洛到苏杭,这个其实应该是结果,原因是人口的逐渐南迁,以前瘴疠之地的湖南,福建,广东,因为北方土地几千年的耕作和人口繁衍而负担不起那么多的人口,到明清已经是帝国的重要省份了。倘若没有外敌的入侵,继续多出来的人口无处吃饭,而科技的水平又不能飞速的发展,必定导致往外洋移民。因为倘若科技水平进步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则空间扩张。
当然,这个过程绝对是残酷的。宗中国土地的历代帝国,其运行的纲领都是保护落后经济扼杀商业苗头,维持均衡。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的人口压力,故而百姓只要能温饱就可以了,其他一概免谈。这也是儒家思想为什么需要被封为至高标准,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低技术条件下,无法靠极端低效率的法律程序来管理社会。可是当帝国最边缘的省份也人口辐轴的时候,因经济破产而不但爆发的全面战争,会迫使沿海的居民不断移居海外,而中央政权也将没有能力进行约束。华夏民族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象现在一样在泛太平洋地区扎根,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稳定贸易圈。
那么这个结论跟现在事实上的中国有何关系呢,结论是,发展科学技术以缓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地球已经太小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5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明朝),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1]所以在当时,皇帝和他的大臣,经常以庄严美观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在这些仪式中,皇帝的许多行为都具有象征意义。而其他人都相信这种象征,决心以行动来使其成为现实。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也曾经在其两位母亲和首辅张居正的影响下立志励精图治,即使他已经厌倦了那些重复的事件和不变的礼仪,他仍然强打精神参加这些仪式,努力去实现“礼”使人们建立对礼的信任。他接受文官们给他设立的规范,即使这些阻碍着他的个性自由发展。他很难离开皇宫,更不用说是微服出巡,甚至是御驾亲征,尽管他可能有军事才能。然而,在张居正死后不久的反张运动让万历见识到文官的“阴阳”两面: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当然也有一些确实坚持原则的官员,例如海瑞,但这毕竟是少数。)暗中为自己牟利。例如张居正,他满口节俭,但事实上他的生活极其奢侈。他拥有许多珠宝玩好和书画名迹,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这让万历感到伤心和愤怒。要知道,他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却没有钱赏赐给宫女,只能记录在册,等到以后有钱之后再兑现。从此之后,他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也没有兴趣再参与那些仪式了,再做出实现“礼”的表率了,他的消极怠工也促使了人们尤其是官员把自己阴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就是----更为猖獗。
以前一直以为传统社会的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看过《万历十五年》才根本改变了我的看法,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一个角色,并且受整套系统的压抑和控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6
“表面看来皇帝具有传统赋予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其实皇帝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下按照文官集团所确定的规范来行动。任何超越和违背此种规范的行为将被加以“昏庸无道”之罪名,万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来,“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是有条件的,但也决不是无目的的。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皇帝越过这个界限行事的不是没有譬如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经“毫不费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他曾亲自训练老虎,差点就此死于非命;亲自操练兵马;率军作战,得胜回朝;自己给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称号……诸如此类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惶惑以至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那就只能当“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参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种礼仪。苦闷之余,只有“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方法消磨时光”。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自此埋下历史悲剧的祸根。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其间的复杂很难用一个维度讲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后的历史岁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历史走向。这也正是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原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7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启新的一本。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篇8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摘自网络)
万历皇帝未满十岁时即位,由于年轻的皇帝尚不能做主朝政大事,张居正便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万历皇帝本也想励精图治,做一个明君,但在他无比崇敬并委以重任的张居正被朝中众臣上奏弹劾,无奈罢官,死后又遭清算以后,这位皇帝便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另外,立储问题上,他和大臣们也是意见相左,他想废长子常洛而改立皇三子常洵,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极力反对,只好作罢。立储风波过后,这位皇帝意识到自己只是名义上的皇帝,看似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却最终还是没有实权,他对自己皇帝的生活充满了失望和不满,此后愈加不理朝政,便有了历史上的“万历怠政”。
张居正和申时行都是辅佐万历皇帝的内阁首辅,但两人的政治主张却截然不同。张居正任首辅时,权力极大,推行严苛的制度,对明朝的发展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但也最终引来了大家的不满,于是他遭弹劾,甚至死后还被清算。申时行大概是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他是比较温和的。申时行采取的是中庸之道。他的政治目的仿佛就是化解矛盾,使国家朝廷处于一个看似平和的稳态中。但他所营造的稳态实则脆弱不堪。他的最终结果虽没有张居正那么悲惨,但他也被弹劾罢免了。
我觉得《万历十五年》中向我传达的主要观点是:
首先,关于明朝,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的党派之争,尤其是文官之间的争权夺利,是明朝没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书从不同人物的角度都对党派之争加以解读,把这一问题剖析得还是比较透彻的。
再者,作者一直在说明,事物是有阴阳两面的。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海瑞是众所周知的清官,刚正不阿,但他却并非那么有政治才能;张居正推行节俭的作风,但自己却贪腐荒奢;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范围内,他仍是儒家的信徒。万历皇帝、戚继光、申时行等人均是如此。可以说,这本书写的是历史,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十分精彩。
还有一点,国家缺乏法令和制度,大小事情很多是依靠道德礼仪的限制和约束。万历皇帝是一个礼仪的象征,很多仪式都繁琐而只起到精神上的作用。在一种社会形态中,道德的标准历久不变,但把这些标准付诸实践,是需要与不同环境时代相适应而有所变通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