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会写读后感吧,它是提升自我的文书,在饱阅书籍后,相信大家都会及时写好一篇读后感,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阿q精神的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阿q精神的读后感篇1
王小波在《承认的勇气》一文中说道:人生在世常常会落到一种“说法”之中。有些说法是不正确的,落到你的头上,你又拿它当了真,时过境迁之后,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就是个严肃的问题。王小波针对一些人对过去自己出的洋相,解释为时代、历史使然而自己没有责任的说法大不以为然。对此,作者反思自己是被人塞了一脑子教条,情绪又受到猛烈的煽动,只会干傻事。不幸的是好多同年人连这种智慧都没有,作者称之为:错过了在那个年代里能学会唯一的智慧-知道自己受了愚弄。不肯承认自己傻过,仿佛这样就能使自己显得聪明,还要以审美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丑态。在(我看老三届)中,王小波认为“”这种特殊经历可能会有益于写作,但整个事件的性质却不可因此混淆。这就犹如不良之人将脑子有病而致盲的人踢下楼梯因此复明,而说踢人者是好人一样。对此,作者指出,这个论域貌似属于科学,其实属于伦理;它还是一切法西斯和偏执狂的策源地。
人的成就、过失、美德都不该用他的特殊来解释。王小波说,看看傻不傻,疯不疯?有各种各样的镜子可供自己对照,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经历过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充满悲剧、荒谬的年代,社会、道德和审美方面,充溢许多极不和谐处。王小波认为,文学就应真实地揭示其精神面貌,而不应人为地掩饰它们,正如他所倡导的“假如要反对不幸,应该直接反对不幸的事实,此后才能减少不幸的信息”,而不是相反。可惜的是“营造出了好消息,更容易找到买主”的人多,“‘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对此,王小波是十分厌恶的,称之为“花刺子模信使”(中亚古国名),喜作妙语以动天听。
关于阿q精神的读后感篇2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有一篇杂文,王小波对“媚俗”(指艺术家为了取悦大众,放弃了艺术的格调)与“媚雅”(指大众受到某些人的盎惑或者误导,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进行了比对,重点阐述了“媚雅”。
他回想在美国时,一日去波士顿看朋友。趋车一整天方到朋友家,被朋友邀请去教堂听免费的高雅音乐会。小波在婉拒不成的情况下,和朋友去了音乐会现场。由于坐在首排正中,他硬撑着听了两支曲子,结果是觉得曲子没咸没淡,没油没盐,演奏员在胡吹、胡拉,指挥先生在胡比划,整个感觉和晕船相仿。中间居然有一段恨不能一头碰死算了……结论即是布鲁纳这两首鸟曲,真是没劲透了!
欣赏小波的率真和透彻,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知名作家而猪鼻子插大葱——装象。没有怕别人讥笑他缺乏古典音乐方面的修养而闭口不谈。现今社会中,不雅装雅的人比比皆是,个别演艺明星(当然演艺明星也是人,也不乏具有高功力、高水平人士出现),连整句话都说不好,一手蛛蛛爬的“书法”,愣说自己的爱好是读书,读名著、读经典、读深奥的古籍……听音乐、听古典音乐……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如此“媚雅”之举不提也罢,还不如真实地说说自己喜欢朋友围炉而坐,喝喝大酒、吹吹小牛来得真实!
看了王小波的“媚雅”谈,也不由得想起另一作家说过,如果一本书,无论评价多么好的书,如果你看不下去,完全可以放下不看,不用强迫自己去迎合。
支持小波的不要故作“媚雅”状,但辩证地分析,不怀“媚雅”之心,而抱“媚雅”之举,去尝试走进高雅艺术的殿堂,学着去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看各种风情的舞蹈、阅读兴趣之外的书籍,也可能在“媚雅”的驱动下,保不齐真地培养出来了某些文学、艺术修养,那岂不是一件快事!
关于阿q精神的读后感篇3
最近在看王小波。
买了《沉默的大多数》,借了《黑铁时代》。为什么会买杂文的集子?我更喜欢写作者写这类文章时的见底和功力。王小波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仅仅是体现在智商还有洞察力。更可贵的是保持清醒和让人保持清醒。愚蠢、聪明就在一线之间。最近也遭遇过荒唐事。看着聪明人做蠢事,发蠢话,真是令人哑然和羞赧。然后就想起他的文章来。
他的文章带着幽默戏谑、智慧和尊严的味道。令我在日常的生活中,偶尔会察觉出荒谬的戏剧感。
摘抄几句吧: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别人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早已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做过了些研究之后,我忽然猛醒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简言之,话语圈里总是在说些不会遇到反驳的话。
据我考察,人们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致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
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对我本人来说,学习自然科学,阅读文学作品,看人文科学的书籍,乃至旅行,恋爱,无不有助于形成我的信念,构造我的价值观。
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
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至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
顺道说一句,我还在读,仍会反复读。因为读起来令人击节大笑、不禁想去自嘲的杂文还真是不常见
关于阿q精神的读后感篇4
小波大概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异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他特别强调了作家应该追求的去伪存真,作家在创作中对于责任和良知的秉持。没有明哲保身的畏缩退却,不经意中洋溢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游侠气概。
小波推崇理性,他对中国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感到很不以为然,并且认为唯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去明辨是非、不愚蠢、并获得生命本身的简单乐趣。
幽默、理性、犀利。小波的作品能带来来自阅读本身的快感。
看似平静的表述,实则蕴藏着丰富的理性和睿智,冷笑话让人笑得够呛,他的笑话有时候够冷,因为够荒诞,理性灭绝时人性的一种荒谬,但它又确实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发生过,并且可能继续发生着。
看了小波的文章之后,我才渐渐明白,做一个相对正常的、自由的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个相对愚蠢的国度里。
小波揭示的某些怪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可笑的是依然有那么多人为了保护这种现象甚至不惜让自己变傻。
对待国学的态度是质疑和反叛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用知识论的方法来对待哲学或者文学似乎有点不妥,哲学抑或文学如果只是用来实用的话也就成不了哲学和文学了,对待国学小波说得很诡异,大概他对传统是很不以为然的。很少有人向小波那样,调侃起传统文化丝毫不留情面的。
小波也和读者袒露了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关于人生的关于艺术的关于创作的。
小波是睿智的清醒。
关于阿q精神的读后感篇5
自从跟着集体忙活着让全国人民都去喝茶的事,我已经很久没读书,也没写什么东西了。安古人的说法我早就变俗了,可我老师安慰我说劳动不俗,劳动很雅,只有劳动过读的书才会被真正吸收。我想读读《金瓶梅词话》不知道会不会吸收的很好,但不能读马老的《资本论》,否则老想着找自己的剩余价值。
这些混帐玩笑话都是劳动之后读了王小波杂文“吸收”良好的后遗症。
五一节匆匆忙忙赶到宁波,没偷到预料中的闲情,另外几个城市的人照样跟踪操控。即使这样我居然还是能够读完一本随手抄到的《我的精神家园》,这都要感谢女友无边无际的加班。
实际上这本书的名字只是其中一篇小杂文的名字而已,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全不是那么回事——小波是少有的幽默智慧的作家。一部分杂文是讲电影的,一部分杂文是讲他在国外的一些片段,一部分杂文谈到了关于“尊严”的问题。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是他一点也不“文艺腔”,全是俏皮话,你一看就乐了,乐完了你觉得他怪损的,连你也骂了,接着你就反思了。
现在这书不在我手上,我凭印象记得他说好莱坞电影说的很妙。大概是这样的观点:1、美国有好的文艺片。2、美国电影人为了赚钱太能不厌其烦的把一个路数拍烂。就像《镜花缘》里有个“直肠国”,吃下去什么拉出来的还这样,于是加点作料再吃,反复吃几遍拉出来的东西终于像拉出来的了这才完。这不是好莱坞电影吗?我一想《诸神之战》不就是吃了《阿凡达》拉出的吗?我可不做直肠国的食客。
我原来读小波的小说,一直觉得他最喜欢的作品应该是奥威尔的《1984》。实际上他热爱的是王道乾等翻译家的语言,他喜欢现代文学,无比推崇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还有图尼埃。他对小说创作的很多感受跟我这样的普通人很相近,你看过现代文学之后你很害怕,那些语言每一句都是无可挑剔的,但你就是再怎么有才华,一辈子也就能出一两个。
他还很推崇卡尔维诺,卡尔维诺对新千年文学做过演讲,他想写8个讲稿,完成5个就死了。现在剩下轻、快、精确、形象、繁复,恰好我的老师最近也在看卡尔维诺的这些讲稿,她现在对精确十分着迷,并迫使我也要精确。我下一本要读的书估计就是这个。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